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6 05:59
【摘要】: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在我国自古就有较高的评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成累积了历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本文以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为研究对象,借助史志、文书、类书等古籍文献与近现代文献的梳理与评述,明晰潜在的研究空间,进而以历史上杭州西湖初成内陆湖泊的时期——东汉至建国前为纵向时间轴,系统梳理挖掘其历史形成脉络,并以湖上堤岛历史上的地域传播表现为横向空间轴,为湖上堤岛的历史形态作出补充。在此基础上,分析湖上堤岛历史上的自然山水、生产空间、人居环境等物象形态与金石绘画、文学创作、名人遗韵、园林意境等意象表现,辨析论证物象与意象交织作用下的艺术形式表现,籍此深入探寻其设计美学意境的内在机制与本体意理,重新审视思考湖上堤岛的传承。本文总结了历史上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态表现是从一堤一岛最终发展为三堤四岛,布局表现从外环式发展为向心式,设计营造则从自然式逐渐转化为功利式人为设计,逐渐规范化,人性化表现日渐突出,整体形态逐渐向西移动,在历史上其形态较为突出,对中国北方、朝鲜、日本等地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强调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是建基于物象的客观表现、意象的意识形态、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在机制以及湖上堤岛所特有的体验与参与感,进而通过虚实相生、转形为意、迁想妙得等方式实现的,是一种无意识反应,其中体验与参与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尝试探索湖上堤岛在当下这一新时代的历史承袭表现。论证提出由于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意象形态表现的历史承袭始终不曾中断,突出的历史层累效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发展也为湖上堤岛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机遇,跨地域文化的交融,意象形态的当代解读与表现,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的有效保护,体验参与感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也提供了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因此,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仍可以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论证分析,说明湖上堤岛的设计美学意境表现与形成机制,以及其在时代更迭作用下的表现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8
【图文】:
图 1.1 杭州西湖周边城湖关系示意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lake arouLake in Hangzhou(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来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也已逐渐意识到设计背后美学机制化蕴涵的传承与挖掘①。虽然如此,但是对于杭州西湖湖上
图 1.2 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现状示意Figure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embankments and islands on the West Lakein Hangzhou(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此外,鉴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因此,虽在西湖成为内陆湖泊时,孤山就已存在,但整体上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主要以西湖始
本文编号:2729927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8
【图文】:
图 1.1 杭州西湖周边城湖关系示意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lake arouLake in Hangzhou(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来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也已逐渐意识到设计背后美学机制化蕴涵的传承与挖掘①。虽然如此,但是对于杭州西湖湖上
图 1.2 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现状示意Figure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embankments and islands on the West Lakein Hangzhou(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此外,鉴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因此,虽在西湖成为内陆湖泊时,孤山就已存在,但整体上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主要以西湖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泉;唐慧超;;三潭印月变迁图考[J];中国园林;2014年01期
2 王向荣;林箐;;自然的含义[J];城市环境设计;2013年05期
3 周正;寿晓鸣;段俊原;;杭州西湖“两堤三岛”修缮保护工程[J];风景园林;2012年06期
4 洪泉;董璁;;平湖秋月变迁图考[J];中国园林;2012年08期
5 张炜;马军山;韩林;;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景观价值要素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6期
6 徐恒醇;;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视野——从机器美学到技术美学和设计美学[J];装饰;2010年04期
7 张晓鸥;;论拙政园的绘画意境[J];装饰;2010年04期
8 林箐;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文化[J];中国园林;2009年09期
9 杨克欣;;中国传统美学观对当代设计的启发[J];装饰;2006年02期
10 张文彦;论先秦儒家与道家的自然观及历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729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2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