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ECC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9:14
【摘要】:ECC是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的简称。与纤维混凝土仅通过改变纤维掺量来实现ECC的特定性能不同,ECC是以断裂力学和微观力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纤维基体、界面经过设计的一种具有高韧性、高延性、抗拉性能和控裂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材料。单轴受拉时,极限拉应变可稳定达到3%(约为混凝土的150~300倍)以上,极限裂缝宽度在0.1mm以内,其裂缝特点是细而密,改进了混凝土裂缝宽而疏的特性,可极大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然而ECC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以及ECC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对ECC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通过ECC立方体、棱柱体、圆柱体受压性能试验,探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PVA体积率、尺寸效应对ECC抗压性能的影响;依据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指标间的换算关系;依据受压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对其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合理简化,并给出了相应受压本构方程。2.通过对ECC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探究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以及PVA体积率对ECC抗拉性能的影响。对应变-硬化及裂缝在拉伸过程中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合理描述,依据受拉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对ECC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合理简化,并给出了相应的受拉本构方程。3.通过对ECC试件进行四点弯曲试验,对薄板四点弯曲多裂缝开裂特征进行了合理描述,并对受弯荷载-挠度全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影响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弯曲韧性指数法对薄板四点受弯的弯曲韧性进行了评价。4.最后,依据ECC关于抗压性能、抗拉性能和抗弯性能三个方面的力学指标的试验结论,综合比较分析,确定ECC的最佳配合比,为ECC今后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28
【图文】:

特性图,多裂缝,四点,受弯


图 1- 2 四点受弯 ECC 板的韧性和多裂缝特性现状 研究现状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材料验室率先开发出了 ECC论基础,最开始使用聚乙烯 PE(Polyethylene)纤维],并提出了 ECC 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的准应变-初裂应力准则和裂缝稳定开裂准则[16]。 PE 纤维成本相对较高,Victor C.Li 和 Kanda 等[ohol)纤维代替 PE 纤维,研发出具有优良特性的高弹模 PE 纤维的 1/8,且明显低于钢纤维。并通间具有很强的化学黏结力和摩擦黏结力,其抗拉18]通过 PVA 纤维的拔出试验发现:PVA 纤维拔出其间存在一定的黏结力。

示意图,连梁,示意图,抗震结构


C 实际工程应用外学者对 ECC 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已近 20 年之久,其展示的诸多优势特它拥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场景。特别是此种材料在抗拉能力、抗变形能力能量耗散能力等方面表现的优异性能,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工程结构中外的实际工程应用,还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在于 ECC 从材料、结构到还未像混凝土一样成熟完善以及 ECC 的成本还需进一步优化降低。近 ECC 材料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高层抗震结构[30-31]、灌溉渠的修复[25]、等方面[32]。)高层抗震结构C 材料的应用场景一是在建筑高层的耗能构件上,这样能够提高结构的005 年,日本建筑公司首次将 ECC 连梁应用于日本东京和横滨建设的两主要利用了 ECC 材料优越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两栋高层见图 1-3别是位于 27 层 Glorio Roppongi 和 41 层 Nabeaure Tower。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余江滔;许万里;张远淼;;ECC-混凝土黏结界面断裂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6期

2 张君;公成旭;居贤春;;高韧性低收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特性及应用[J];水利学报;2011年12期

3 杨松霖;刁波;叶英华;;钢筋超高性能混合纤维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2期

4 高淑玲;徐世p

本文编号:2730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30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