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广州海幢寺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2:48
【摘要】:海幢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创立于明末,在清代发展为广州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海幢寺存留下来的清代木构建筑仅有大雄宝殿和塔殿,大雄宝殿建于1666年,是广州除光孝寺大殿以外唯一一座七开间重檐歇山顶古代建筑,塔殿建于1699年,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内部放置舍利塔,是岭南佛寺中比较独特的建筑类型。1993年8月,海幢寺大雄宝殿和塔殿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基于实地测绘图纸及外销画、老照片、碑刻铭文、前人测绘资料,文章从三个角度对海幢寺建筑进行了研究。第一,从宏观角度出发,文章研究了海幢寺的格局演变历史,比较了海幢寺与同时期其他佛寺的不同;第二,从中观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四座单体的建筑特色;第三,从微观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四座单体的多类构件样式。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说明了文章写作缘由和写作价值;第二章利用多类文献梳理了海幢寺从无到有、由盛及衰的五个阶段,推测并绘制了寺院格局演变图,通过对比得出海幢寺格局在选址朝向、总平面布局、主轴线建筑组群、主轴线空间意境四个方面的特色;第三章分别对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进行了建筑特色的分析,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参考前人测绘图,文章提出与之前学者意见不同的营造尺长看法,认为海幢寺大雄宝殿营造尺为长312mm,大殿地盘按照整尺结合三寸零数的方法进行设计,有可能是岭南工匠营造过程中较大灵活性和地域性的体现,同时,第三章分析了海幢寺建筑梁架的举折、间架配比特点;第四章研究了平棋、斗h1、角梁、柱、梁、驼峰六种类型建筑构件的样式。通过上述研究,文章探讨了清代海幢寺布局的地域性特征和营造尺度、构架、构件的建筑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52
【图文】:

分布图,丛林,广州,分布图


1.1 选题背景广东省地属岭南地区1,北邻江西、湖南,东北接福建,东南临南海,西接广西,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省份。广东省地形复杂,有山脉、河流、丘陵、台地、平原等,省内最大河流为珠江,流经广州,汇入南海。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湿热多雨的特点。受气候影响,广东建筑在通风防热方面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历史悠久,又被称为“羊城”、“穗城”、“五羊城”2。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广州在佛教早期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西晋开始,来广州弘法的海外僧人逐渐增多,如东晋时期的昙摩耶舍、南朝时期的求那跋陀罗、梁代的智药三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奠定了广州在中国佛教史中的地位。清代初期,由于大量明末遗臣逃禅及统治者的扶持,广州佛教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了佛寺建设,其中规模最为宏大的有光孝寺、海幢寺、华林寺、大佛寺、长寿寺五个寺院。

广州海幢寺建筑研究


海幢寺航拍图(自摄)

框架图,框架图,论文,类比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岭南古建筑、海幢寺的研究成是本文写作的基础和参考。 类比研究法文的研究对象是清代建设的广州佛寺个案,对比同区域相近时期的其他佛类型殿堂建筑,有利于明确海幢寺的营造特色。类比研究对象有光孝寺、大庙、番禺学宫、南海神庙等广府明清时期殿堂建筑16。究框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亮;;清代外销画中的广州海幢寺[J];法音;2015年07期

2 王萌筱;;权力的场域: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在广东的寺庙建设及其权力运作[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4年01期

3 李哲扬;;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大木构架建构特点分析之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4 李哲扬;;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大木构架建构特点分析之一[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5 赵雅莉;;陈炉新发现的明代龙凤纹瓦当和滴水[J];收藏界;2008年10期

6 黄志平;;长沙出土的明藩王府龙纹琉璃瓦当[J];收藏界;2006年10期

7 肖e

本文编号:2773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73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3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