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东北落叶松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抗剪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5:16
【摘要】:传统木结构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现代木结构这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它不但克服了传统木结构跨径较小的天然缺陷,而且具有强重比高、抗震性好、保温隔热、绿色环保、和谐美观以及适宜于快速装配化施工等诸多优点,而不断向大跨、高层结构发展。为推广国产东北落叶松胶合木在大跨桥梁和高层建筑等现代工程领域的应用,急需解决现代木结构构件的接长连接问题。为实现现代木结构构件长度的跨越,本文以国产东北落叶松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木结构中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构造特点,考虑胶合木厚度与螺栓直径之比(厚径比)、螺栓间距及螺栓并列、错列布置3个因素的影响,设计了 3类17组,共51个推出试件,并采用推出试验方法对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进行了纵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探讨了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剪切破坏模式、破坏机理及其抗剪性能的影响因素。(2)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合木-钢夹板单螺栓连接中,随厚径比增大,螺栓连接的破坏模式逐渐由“螺栓刚直”向“单铰”再向“双铰”转化,最佳厚径比为7.5。在多螺栓连接中,螺栓从上至下的弯曲程度呈递减规律,且部分胶合木出现销槽承压破坏。螺栓布置间距越大,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也越大,而初始刚度却越小。随着螺栓布置列数的增加,连接件的胶合木由沿中间单列螺栓劈裂破坏向两边列螺栓劈裂破坏转变,两列布置构件的延性最佳。在螺栓数目相同时,螺栓错列布置的抗剪承载力比并列布置的高,但并列布置的延性性能优于错列布置,而且试验连接中件中螺栓和垫片的应力分布规律性很好。(3)以Johansen“屈服理论”与销槽承压理想弹塑性模型为基础,结合现有木结构研究与规范,针对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单剪和双剪螺栓连接结构破坏模式,对单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进行计算,推导出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并与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各国木结构设计规范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国规范计算公式的偏差以及产生偏差的原因,为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应怎么考虑各分项系数影响提供了思路和参考。(4)为验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能力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但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精度较高,而且各螺栓和垫片在极限状态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也基本一致。同时,是否设置螺栓垫片对连接件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从而在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时可以不考虑螺栓垫片的有利作用,但在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设计中还得必须作为构造要求设置螺栓垫片。(5)由并、错列构件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并列还是错列方式,均是最上排螺栓孔应力和变形最大,随着螺栓位置远离直接受荷载端则螺栓孔应力也将依次减小,螺栓错列布置的抗剪承载力比并列布置的高,但并列布置的延性性能优于错列布置等规律均与试验一致。无论是单螺栓连接件还是多螺栓连接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均充分验证了本文推出试验的合理性,同时也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6)针对现有木结构销栓连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效率低、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有限元宏观建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胶合木-钢夹板连接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有限元宏观建模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建模计算成本,提高了计算效率,为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的理论计算提供有用参考。(7)为拓展有限元宏观模型的应用范围,利用宏观模型对木-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螺栓连接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该有限元宏观模型同样既保证了一定的计算精度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木结构螺栓连接节点性能的简化有限元计算,为螺栓连接结构的数值计算带来便利,同时为木结构连接中的多螺栓和群螺栓连接的计算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98.9
【图文】:

北京故宫


而设计工作可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总体布置和装修大样的质量上。但是这逡逑样使得单体建筑无法有更多的的变化。中国古代建筑虽然有完善的、十分成熟的体系逡逑(如图1.2、图1.3),但在技术发展和建筑类型上依然表现出因为长期处于封建制逡逑度所导致落后状态及停滞状态[3]。逡逑图1.2北京故宫太和殿逡逑Fig邋1.2邋Taihe邋Dian,邋the邋Imperial邋Palace,邋Beijing逡逑到16?18世纪末,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建立教堂,西方的技艺开始传进逡逑大陆,但数量非常少,并未对我国木结构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真正的中国近代建筑逡逑发展是随着外国的入侵活动,被动的输入大量的西方建筑类型和技艺开始的。对比国逡逑外新的结构形式,我国传统木结构的用料比较多,并且跨度依照木材的大小来设定,逡逑因此木结构形式对于近代社会的发展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逡逑中国传统木结构逐渐开始被砖墙承载木桁架体系、钢筋混凝土体系、钢结构体系等新逡逑时代的体系所替代。逡逑2逡逑

学校,工厂,结构形式,上海


技术简单、取材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得到了广泛的流传m。20世纪初全国各地的办公逡逑楼、工厂、住宅、学校,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如上海汇中饭店,可达6逡逑层,就是米用砖木体系建造(如图1.4)。逡逑iSiy逡逑_|邋_逡逑图1.4上海汇中饭店逡逑Fig邋1.4邋Shanghai邋Hui邋Zhong邋Hotel逡逑3逡逑

上海,木屋架


逡逑图1.3明长陵棱恩殿逡逑Figl.3邋The邋hall邋of邋Ming邋Changling逡逑在19世纪中期之后,砖木结构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主要特点是里面采用木柱逡逑承重、两坡顶木屋架,外面采用使用砖石做的承重墙,并使用比较多的拱券。此结构逡逑相比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优越性,但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木结构建筑材料,砌逡逑筑砖石墙,木屋架的制作同样是采用传统的技艺。但是由于其具有结构具有合理性、逡逑技术简单、取材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得到了广泛的流传m。20世纪初全国各地的办公逡逑楼、工厂、住宅、学校,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如上海汇中饭店,可达6逡逑层,就是米用砖木体系建造(如图1.4)。逡逑iSiy逡逑_|邋_逡逑图1.4上海汇中饭店逡逑Fig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福东;;钢-胶合木组合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前景[J];安徽建筑;2019年10期

2 ;世界最高木制建筑建成[J];江西建材;2019年03期

3 杨会峰;朱文祥;郝建东;徐伟;;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4 张婷婷;孙巧;孙雪敏;史佳文;丁智鹏;卫佩行;王建和;;正交胶合木的研究现状及国产化展望[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7年01期

5 郭楠;陈慧慧;赵婷婷;;可调控配筋胶合木梁蠕变模型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17年09期

6 郭楠;张平阳;左宏亮;;预应力胶合木梁受弯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7年08期

7 周巍宇;;落叶松胶合木销槽承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建筑;2017年06期

8 左宏亮;邱一桐;;锚固装置对配筋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影响[J];山西建筑;2017年13期

9 左宏亮;付丁虬;邱一桐;郭楠;;配筋形式对配筋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影响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10 曾昭日;;增强胶合木直梁的受弯性能研究综述[J];广东建材;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朝红;李建军;周臻徽;陈旭霞;;基于ANSYS的胶合木螺栓连接结构承载力分析[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年

2 曹磊;陈伯望;;胶合木梁抗剪性能研究综述[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3 周波;崔佳;周淑容;李志富;;胶合木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力数值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华毓坤;;国外结构人造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吉英年;周峰;;木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 林拓 虞阳 沙莎;科技创新使生活更快乐更美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林培;可持续建筑的天作之选[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常云 杨君;挪威大自然的赋予[N];国际商报;2009年

4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夏峻嵩;“以小见大”的微建筑探索[N];中华建筑报;2013年

5 贾瑞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走马世博 展望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周峰;感悟大自然的赋予[N];解放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爱军;东北落叶松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抗剪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智丰;大跨胶合木拱桥人致振动分析及其优化控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3 杨昕卉;钢板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4 曹磊;落叶松胶合木梁力学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5 邱立鹏;湿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下胶合木曲梁的工作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周华樟;旋切板胶合木的蠕变及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凌志彬;胶合木植筋节点粘结锚固与抗震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龚迎春;国产日本落叶松正交胶合木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9 郭莹洁;兴安落叶松成熟材及其结构指接胶合木力学性质预测模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勇;大型正交胶合木压机设计与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张竞峥;胶合木梁变幅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3 杨涛;胶合木廊桥整体结构与T梁受力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4 牛东;钢夹板-螺栓连接胶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5 刘陈诚;小跨高比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及增强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6 李杨;胶合木声发射信号及其传播特性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8年

7 蔡郭圣;内嵌BFRP筋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8 曾昭日;一种层叠梁单元的钢/FRP板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分析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9 黄瑞;胶合木网壳钢铅组合耗能节点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10 李艳敏;正交胶合木装配式多层木结构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5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75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