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承包模式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2:30
【摘要】:文物建筑是各个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物质载体,是其所在区域人民的文化及精神寄托,也是历史变迁以及时代更迭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在风雨等自然因素和加改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大量的文物建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只有对其进行妥善的修缮,才能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下去,促进精神文化的传承。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修缮,但同时也暴露出修缮实践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保护修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具有可实践性的解决方式,对提升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的质量有着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招投标这一竞争机制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而施工总承包模式则作为一种主流的承包模式延续至今。但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中经常出现修缮不当的现象。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对施工总承包模式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采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麻子坝围龙屋保护修缮工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以此为例对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将两种承包模式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模式各有优劣,在今后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7
本文编号:2778512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晓川;;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J];山西建筑;2015年36期
2 张尚;任宏;Albert P.C.Chan;;设计-建造(DB)的发展历史与模式演变[J];建筑经济;2015年07期
3 付清远;;当前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真实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15年03期
4 傅宁军;;浅谈固定总价合同在实际运用中的风险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18期
5 彭梅;;浅谈建筑类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1期
6 韩学才;;谈修缮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管理[J];山西建筑;2013年35期
7 边立明;;水利工程建设应用EPC总承包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13年08期
8 闻保;刘思弘;;探索建立浦东文物建筑保护机制[J];浦东开发;2011年05期
9 毛轶峰;;浅谈设计勘察施工一体化的优缺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03期
10 郭鸿斌;任顺祥;;文物建筑修缮监理控制要点[J];福建建筑;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778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7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