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城市与建筑维度下城市高层综合体活力营造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03 14:25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发展,由高效率转变为高质量的发展,由对物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追求。其中城市高层综合体的活力对所在城市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城市高层综合体不仅体现了建筑自身的价值和形象,而且是该城市文化背景、自然条件,或者生活方式的反应,并使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式、建筑风格和精神面貌。本文以如何构建富有活力的城市高层综合体为研究课题,首先从国内外学者对“活力”的研究谈起,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的以及前人对“活力”营造的研究成果梳理。提出了“活力”的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角度,研究活力的内容并提出城市高层综合体活力的设计要素。基于“活力”概念的交混,活力的设计要素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作者结合案例研究,梳理每一种活力与设计要素的关系,并提出结论:每一种活力会受到几种不同的设计要素影响,而每一个设计要素又会影响不同的活力。最后,结合导师汪恒的实际项目——延安CBD超高层建筑设计,论证活力的多项多联关系。总之,作者希望从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并总结归纳成为设计方法,用于指导新的超高层综合体的设计,并使之附有活力。建立经济、人、空间、活动以及生态的良好互动,是超高层综合体向着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健康,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72;TU247
【图文】:

古罗马,来源,工业革命,城市人口


图 1 古罗马卡拉卡拉浴场 来源网络垂直发展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新材料、新技术得到了新的,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带来了用

高层综合体,城市空间,效益,作者


提升城市空间效益来源作者根据资料自绘推进城市高层综合体的用地价值

社会活力,来源,作者,资料


14图 3 促进社会活力 来源作者根据资料自绘日常生活与交往通常指城市居民共享的生活经验、平凡而日常的反复行为作、娱乐、散步、购物、饮食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李平;罗丹;陈代俊;;城市形态基因研究的热点演化、现状评述与趋势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10期

2 张力元;;康养旅游产业对城市形态面貌的影响与作用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年10期

3 杨竣程;;一个关于“城市”的另类理论[J];时代建筑;2017年02期

4 袁晓玲;;浅析呼和浩特地区地域文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J];建设科技;2017年09期

5 曹西强;;低碳生态城市形态结构的规划途径分析[J];安徽建筑;2017年03期

6 胡楠;李雄;;浅析城市形态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大连城市的形态结构变化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年11期

7 Mark Swilling;左昌;;城市庞杂扩张的祸害:城市如何发展,无序状态为何必须改变[J];英语文摘;2016年11期

8 王建伟;;探解近代北京城市变革的基本线索——《民国北京(北平)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读后[J];城市史研究;2016年02期

9 张圻彬;林圣捷;;华北城市形态与雾霾分布耦合研究——基于PM 2.5浓度的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14期

10 胡婷;罗大万;游宇;;镜头守候城市成长[J];今日重庆;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荣蜜;;四大文明古都城市形态比较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二辑)[C];2017年

2 黄勇超;;复杂城市形态的城市区域消防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消防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付帅;李晨曦;;由生态定义城市形态:生态都市主义理论发展回顾及其对重庆的启示[A];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7年

4 孙津;;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形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5 陈宇;卢斌;裴凡伟;;保护连续的城市记忆条码——以天津市小白楼五号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苏柳;刘生军;樊璇;;城市形态的文化内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安浦君;;清代八旗制度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8 张红喜;汪长城;;后工业时代城市活力营造探索——以兰州后工业都市街区城市设计为例[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9年

9 张红喜;汪长城;;后工业时代城市活力营造探索——以兰州后工业都市街区城市设计为例[A];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9年

10 贾卫宾;;城市边界:类型、意义、演化与控制——基于边界管理的规划方法优化[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乡建设“蝶变交响乐” 加快构建大美公园城市形态[N];成都日报;2018年

2 记者 吴劲松;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城市品质提升[N];昆明日报;2019年

3 陈华文;城与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城市的精神[N];黑龙江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袁弘;聚首公园城市 共谋未来之城[N];成都日报;2019年

5 禾雨;推进“两拆一增” 助力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N];四川日报;2019年

6 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炳琢;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家园[N];邢台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张斐;打造产城融合智慧城市形态[N];惠州日报;2017年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互联网络重塑着城市形态[N];北京日报;2018年

9 余蕊均 江然;新一轮总规修编下的城市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18年

10 记者 于祥华 王伟楠;聚焦发力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形态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N];佛山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琴;基于SAR图像的城市形态时空变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3 李旭;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李亮;分形梳理[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5 陈岚;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晓荣;轨道交通与大城市形态互动演化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7 张毅;城市形态的几何表征及量化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周爽;中国殖民规划下的城市平面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9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苏毅;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自然形态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韶宇;基于城市与建筑维度下城市高层综合体活力营造初探[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年

2 陈丽榕;城市中小学校开放度均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董晓靖;“一带一路”背景下高铁对西北地区城市形态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4 胡雪钰;广州市建设街地区的城市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任博华;昆明市城市形态与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6 周正;城市形态图层分析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王怀增;齐齐哈尔市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方雨婷;容与融[D];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

9 王坦;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宏观尺度城市形态建模及城市微气候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0 王哲;基于CFD的微尺度城市形态气候响应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9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79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