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空气幕灶台的气流组织实测及模拟

发布时间:2020-09-01 18: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老百姓的饮食更加丰富。然而在烹饪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室内环境与健康问题。油烟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与此同时,商业厨房是热湿环境较为集中的区域,工作环境更为恶劣,改善其环境,对于厨师工作的舒适度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参考已有的灶台设计,选用下送风的方式,在灶台周围设置补风口。通过补充新风的方式,利用新风的稀释作用,以及一定风速下形成的空气幕所具有的阻挡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控制。补充的新风还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可以降低商用厨房工作区域的温度,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本文首先利用Airpak 3.0软件以及Fluent 18.0软件,根据实际实验室的搭建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以排风量为2000m~3/h作为对照工况,在新型商用排油烟机的额定风量为1000m~3/h的条件下,对无空气幕条件、1m/s、2m/s、3m/s不同补风风速的情况下进行模拟。通过考察温度场、速度场、挥发性污染物、颗粒物的分布情况,利用传质、离散相模型选择合理的补风风速。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空气幕补风风速的逐步增加,无论是对热流的阻挡、污染物的隔绝、颗粒物的分布,2m/s的补风风速为最合适的补风风速。但随着风速的进一步提高,由于补风量已经超过了油烟机的额定风量,增大补风量反而会加大油烟的外溢。参照模拟的结果进行样机的初步设计,并利用风速仪、颗粒物浓度检测仪、油烟浓度检测仪,选取合适的测点,通过烹饪不同种类的菜肴,对风速、温度、油烟浓度、颗粒物浓度等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人体呼吸区的污染物浓度情况,确定空气幕灶台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在2m/s的补风风速下,相比于无空气幕的条件下,油烟浓度降低了约6mg/m~3,颗粒物的浓度降低了30%左右。最后按照实际商业厨房的大小尺寸、工况条件、设备布置进行建模,研究已有的送风气流是否会对空气幕灶台产生影响。并通过改变不同的送风参数,以速度、温度、CO_2浓度、空气龄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选择合理的送风工况,以满足厨房的环境要求。研究发现,空气幕灶台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合理的送风参数为温度为20~22℃,风速0.5m/s-0.75m/s。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83
【部分图文】:

灶台,空气幕,工作原理图


(3) 目前在实测检验下送风幕炊具的效果时,测量的污染物指标多以 CO2、 等污染物浓度作为参考。对于不同种菜肴,考察其外溢的油烟浓度、颗粒物度等指标测量数据还相对较少。(4) 目前对于增加空气幕后,商业厨房整体模拟还相对较少,并未考虑如何原有商业厨房的气流组织相协调,保证人体的舒适。6 空气幕灶台的工作原理传统的商业厨房,往往依赖于局部排烟罩进行补风,但仅仅依赖于局部排罩,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单单依赖于局部排烟罩,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散包括(VOCs,如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等)。经过 CFD 软件模拟与实验的共验证,通过采用四面下送式送风,相比传统的油烟机上送风,能够有效地补新风,起到减少扩散与稀释污染物的共同作用,同时可以起到缓解工作区域热感,减少排油烟机风量进而减少室内负压的效果。空气幕灶台的工作原理图 1-1 所示。产品的 3D 模型如图 1-2 所示。在原有灶台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制,用于进行实验。

灶台,空气幕,三维模型


(3) 目前在实测检验下送风幕炊具的效果时,测量的污染物指标多以 CO2、 等污染物浓度作为参考。对于不同种菜肴,考察其外溢的油烟浓度、颗粒物度等指标测量数据还相对较少。(4) 目前对于增加空气幕后,商业厨房整体模拟还相对较少,并未考虑如何原有商业厨房的气流组织相协调,保证人体的舒适。6 空气幕灶台的工作原理传统的商业厨房,往往依赖于局部排烟罩进行补风,但仅仅依赖于局部排罩,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单单依赖于局部排烟罩,无法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散包括(VOCs,如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等)。经过 CFD 软件模拟与实验的共验证,通过采用四面下送式送风,相比传统的油烟机上送风,能够有效地补新风,起到减少扩散与稀释污染物的共同作用,同时可以起到缓解工作区域热感,减少排油烟机风量进而减少室内负压的效果。空气幕灶台的工作原理图 1-1 所示。产品的 3D 模型如图 1-2 所示。在原有灶台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制,用于进行实验。

模型图,局部模拟,厨房,灶台


尺寸 3m×3.2m×4.2m 搭建计算模型。主要,以及排烟罩一个,工作人员一名。灶台处设置有排风口。在吊顶位置设置有 3 个表 2-3 所示。表 2-3 商业厨房各部分尺寸表尺寸4m×3m×4.2m0.96m×0.78m×0.85m直径 0.4m 3 个 0.4m×0.4m罩面 1.2m×1.2m,罩面距地面 1.7m0.4m×0.4m高度 1.7m,距灶台边缘 0.3m,呼吸宽度为 0.03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广;白涛;黄春发;;试论剧院观众厅的气流组织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18期

2 谢华,荣先成,刘中平;侧送风气流组织设计的改进[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3年04期

3 连之伟,黄翔,夏峥;织布车间空调气流组织数值计算及评价[J];棉纺织技术;1999年04期

4 田忠保,完强;地下高大厂房气流组织模化试验研究[J];通风除尘;1996年01期

5 傅云龙;纺织车间气流组织问题研究[J];北京纺织;1988年03期

6 陶宝康;论等面积孔口变截面等速总管均匀排风的可能性及设计方法[J];北京纺织;1988年06期

7 陈在康,庄达民;气流流动数值解及其在通风空调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8 邹月琴;;卷烟厂空调车间气流组织问题[J];烟草科技;1988年06期

9 严立三;;织布车间气流组织方式的探讨[J];通风除尘;1988年02期

10 杨继春;;卷烟厂空调上送上回气流组织的计算探讨[J];烟草科技;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兰香;陈宇;余婉璇;;空调运行参数对于洁净手术室气流组织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2014年全国建工建材检测实验室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连之伟;田忠保;夏峥;;纺织厂织布车间空调气流组织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3 马友才;许玲;刘显晨;陈龙;徐玉党;;某火车站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文宇;刘筱屏;;游泳馆空调设计中两种不同气流组织方式的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5 魏wF;李纪泽;缪小平;张翼;魏子杰;盛俊;;四川某厂房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6 谢静;;过渡期传统通信机房气流组织优化研究[A];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赵旭东;张军伟;刘树铨;苏敏芳;;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在非单向流洁净室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8 李亮;李晓锋;邹小琴;;传染病房气流组织设计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李亮;李晓锋;邹小琴;;传染病房气流组织设计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昭俊;孙晓利;孙照燕;易伶俐;;办公建筑夜间通风气流组织模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永志;客机座舱内热环境与流场特征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嵇峗U

本文编号:2810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10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