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江西村镇房屋抗震性能与加固方法研究应用

发布时间:2020-09-03 15:33
   不同于城市建筑,村镇房屋普遍缺乏抗震设计,建筑材料选择与施工方法随意性强等问题。特别是建筑年代较久的传统房屋,在历次震害中破坏严重,往往存在小震致灾的情况,因此,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与加固技术研究意义重大,具有极高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意义。受地区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影响,村镇房屋的结构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存在的抗震安全问题各有不同,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并提出因地制宜、方便快捷的抗震加固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以江西省内典型结构形式的村镇房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案例分析、辅助必要的数值模拟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总结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村镇房屋的抗震安全问题,分析其抗震性能与结构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本地区村镇房屋的危房评估技术与抗震加固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归纳江西村镇房屋存在的抗震安全问题。2.结合江西省内村镇房屋的结构特点、建筑材料性能、农房建造和房屋安全鉴定经验,以及相关规范规程,总结出适合江西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3.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省内村镇传统砖木结构房屋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该类房屋的抗震性能与地震反应特性。4.基于近年来团队关于农村房屋安全性与抗震性能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适合江西村镇房屋的安全与抗震加固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等手段,进一步比较与优化加固方法。5.基于研究成果,在江西省内实施农村危房加固改造的示范工程,进一步确定加固改造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推广性。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352.11
【部分图文】:

砖砌体房屋,砌体房屋,生土,结构形式


屋的抗震性能屋结构形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与浙江各省鲜明地方特色。主要结构形式包括:较多,通常包括土坯砖砌体结构与夯基础,上部墙体为土砖砌体墙,墙厚多图 2.1 所示。 江西省既有村镇房屋的抗震性能及评估方法

夯土,房屋,砌体房屋


砌体房屋一般以砖石做基础,上部墙体为土砖砌体墙,墙厚多为 30-40cm,屋盖大多采用硬山搁檩,如图 2.1 所示。图 2.1 生土砌体房屋江西夯土房屋的基础以及屋面的结构形式与土坯砖砌体房屋类似。夯土墙体以模具将生粘土逐层夯实,一般夯筑 2 层 6 米左右高墙体,夯土墙内埋入山木(直径 2cm 左右的树枝)或竹条。部分房屋会在生土中加入少量砂土或生石灰,如图 2.2 所示。

砖木结构,房屋,木屋,新建房屋


图 2.3 砖木结构房屋多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墙体采用普为 240mm,存在较多空斗砌筑,一般,木屋盖或混合形式屋盖,新建房屋示。图 2.4 砖混结构房屋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天;;结合旧住房成套改造提高房屋抗震性能实证分析[J];住宅科技;2013年03期

2 何晨曦;;加强房建设备管理 提高房屋抗震性能[J];西铁科技;2008年S1期

3 丁安平;;关于提高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4年01期

4 樊水荣;苏经宇;;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的自检自查[J];小城镇建设;1993年03期

5 蒋连接;杜彬;佟彤;;苏北8度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宋治国;赵会敏;刘启强;;农用生土房屋抗震性能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12期

7 张慧鹏;;关于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8 彭勇;;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技术分析[J];中国商界(上);2010年04期

9 ;加固后混合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实用评估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小砌块房屋抗震性能试验圆满完成[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鸿伟;张晨阳;;提高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几点意见[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韩东银;郭金贵;吕小玲;王涛;高宝元;潘广寿;史富银;;山西阳泉地区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现状及强化对策研究[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3 李锡军;向晖;骆万康;;预应力砌体模型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程宇豪;徐国栋;孙银涛;许立红;;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以三河市为例[A];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上)[C];2016年

5 高惠瑛;张铁军;黄声明;于威宇;;福建省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与现状分析[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岩;陈国;单波;;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7 黄艳;阚明辉;王自法;;中低层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指数[A];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天;李宝华;逄锦鹏;;某单层大空间房屋抗震性能分析[A];绿色建筑与钢结构技术论坛暨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质量安全检测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孙健;黄智光;齐岩;;冷弯薄壁型钢三层房屋抗震性能分析[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晴晴;新建房屋抗震性能良好[N];无锡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杨振军;科学规划 提高新建房屋抗震性能 优化空间结构[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3 杨守勇;新农村规划建设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伟锋;如何真正做到防患未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王小野;老房子该如何提高抗震能力[N];建筑时报;2016年

6 记者 赵宇飞 张萌;专家:用“能抗几级地震”衡量房屋抗震性不科学[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燕农;鲁甸地震警示农房改造要抓实[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张一鸣;房屋抗震知情权缺失 相关法规亟须细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杨明生 周山红 万年芳;强化农房抗震应从基础工作做起[N];中国建设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东林;生命面前的建筑大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文翔;江西村镇房屋抗震性能与加固方法研究应用[D];南昌大学;2019年

2 李艳蓉;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3 罗福平;大庆林甸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现状调查及振动台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华伟;村镇木构架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丁永进;西部村镇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苏东君;城镇低矮房屋抗震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7 张凯;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的平面不规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8 王强;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9 陈磊杰;西南农村穿斗木结构房屋和夯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莹;用再生砖砌成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1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11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