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三元论的酒泉市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1:30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部分,是农民生活、生产的关键基础,因此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符合当下乡村发展的需求和利益。本文针对酒泉市肃州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环境整治战略,根据国家、甘肃、酒泉三个层面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背景及现实需求,学习借鉴国了内外研究成果,梳理了乡村人居环境相关概述和理论。再结合肃州区15个乡镇的乡村人居环境实际问题,分析了当前现状和因素影响,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提出了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和建议。首先是理论研究,梳理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及建设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解构为乡村人居背景、乡村人居活动和乡村人居建设三元部分,分析了三元内容的演变特征,为肃州区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及经验借鉴。其次是现状问题,从人居背景、人居活动和人居建设三方面梳理了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在对肃州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调研认知的基础上,分析了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有可能导致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差异的成因,包括背景环境问题突出、聚居游基本活动设施不足、建设管理机制缺乏等。再次是质量评价,基于人居环境三元论,使用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综合评价法等,构建了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人居环境质量,将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区分为优级、良级、一般、差级四个发展区,总结每个发展区的优势因素和制约因素,综合评价了肃州区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最后是优化策略,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肃州区各类型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关键性原因,并指出了当前肃州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村民最迫切需要的设施建设问题。提出了次序主次分明、策略因地制宜、方式多元参与三方面的优化路径,继而提出了改善人居背景、提升人居活动、提高人居建设、科学编制规划、健全管理机制五方面的对策建议及各类分项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大环境不好,小环境不差”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2.29
【部分图文】:

模型图,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系统,吴良镛


图 2.1 人居环境系统模型图(来源: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系统模型图总结人居环境研究的五个前提: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要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境的根本是大自然,人的活动和人居环境建设都是以自然背景境是人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媒介,人居环境理想状态是人与。境是庞大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是主体,进行各样的社动又依靠相应的设施支撑。各样的设施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规模、更为复杂的网络系统。集镇、城市等所有人类聚居形式都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居环境三元论”足“三元”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论”的基础上,发掘人居背景、人类活动对人居建设的意义和作、“人居活动”、“人居建设”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三元论体系发展,突显了以保护“背景”为前提,以“活动”引导为导向的

示意图,人居环境,三元论,研究方法论


2.2 人居环境三元论示意图(来源:刘滨谊. 人居环境研究方法论与应用居环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人居环境类别。有着与城市一样的空间、人文环境以及人工环境这三部分组成,同时有着与城市人居环城市人居环境是着集中、高效、便捷的特性,而乡村人居环境所自然的特征。背景来看,乡村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广袤的农业生产空间;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具有充满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人居建居住的小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又或是拥挤的道路、污染的乡村则分散在田野、生活节奏缓慢,又或是匮乏的基础设施、遥。述,无论是道萨迪亚斯学者的人类聚居理论以及吴良镛先生的人老师的人居环境三元论,其共同点都是把人居环境看做人与环境有机整体来研究。本文基于刘滨谊老师的人居环境三元论,将乡村人居背景、乡村人居活动和乡村人居建设三大系统及其若干子技术方法

流程图,层次分析法,流程图,熵值法


嗖蝗范ㄒ蛩囟越峁鉨挠跋斐潭取F淞鞒潭ㄒ迦缦拢和?2.3 层次分析法流程图2.3.4 熵值综合评价法熵是来源于热力学的物理概念,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数学家 C. E. Shannon 引入信息论,如今被运用于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熵值法能判断指标信息熵值的无序化程度和评定指标信息量的大小,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熵值法是指用来判断某个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南;刘滨谊;;应对集水造绿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规划方法探讨——以甘肃环县甜水镇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年09期

2 宋晓英;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J];人文地理;2015年03期

3 李雪铭;夏春光;张英佳;;近10年来我国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4 吴江国;张小林;冀亚哲;;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4年01期

5 杨兴柱;王群;;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6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制度约束与优化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黄宁;崔胜辉;刘启明;温晨;陈晓梅;;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社区人居环境特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8 曲卫东;斯宾德勒;;德国村庄更新规划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03期

9 李晴;;东亚韩国、日本“新村”建设的特色与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10 汪洋;赵万民;;人居环境研究的信息论科学基础及其图谱意象系统[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为民;但家文;付永全;朱江;丁宗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N];中国环境报;2019年

2 吴良镛;;十九大报告令人叹服[N];新清华;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慧波;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果及优化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李陈;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汪洋;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莹;城市体质健康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李钰;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强百发;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小明;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星;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3 徐洪光;严峻生境条件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在地更新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4 赵大伟;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5 郝永娟;吐鲁番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王鹤;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7 黄姝;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

8 陈燕;重庆市铜梁县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4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14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