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木丝装饰板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1 14:25
   随着人们在国际范围内对人居环境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建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导致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需求量剧增。人造板是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为主,其中木丝板是一种以木丝为基本材料,采用不同胶黏剂、不同组坯方式及不同热压工艺胶合而成的人造板材。该材料具有吸音、隔热保温、防火防潮、阻燃、防蛀虫等特点,在室内家居装修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是一种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因此开发新型木丝装饰板材,同时不断提高板材的性能及装饰效果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以环保型装饰木质材料研究和开发为出发点,选用杨木木丝为单体材料,环氧树脂胶黏剂为粘合剂,制备高品质、环保型木丝装饰板材,研究木丝单体制备工艺、木材单体的性能、木丝染色处理工艺以及热压工艺(施胶量、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木丝装饰板物理力学性能和装饰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未经染色处理的木丝单体,含水率为5.4%,密度为0.44 g·cm-3,抗拉强度为50.79 MPa。经直接R、直接耐晒大红4BS、活性艳兰X-3B染色处理后,木丝单体密度为度分别为 0.45g·cm-3、0.45g·cm-3、0.46g·cm-3。2.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施胶量、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丝装饰板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施胶量18%,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5min,热压压力3MPa。3.研究木丝染色处理对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MOR、MOE、IB、T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染色处理对木丝装饰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同时木丝染色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装饰性。4.研究木丝单体的排列方式对木丝装饰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对板材物理性能影响不显著,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5.研究木丝单体的排列方式对木丝装饰板的吸声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丝装饰板中木丝的排列方式对板材吸声性能影响显著。吸声效果排序为:排列方式b排列方式a排列方式c,且均在频率为500Hz时,吸声系数最小,2000Hz处达到最大值,2000Hz以后吸声系数基本不变,接近1.0。6.对木丝装饰板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同一种木丝装饰板在不同位置的磨耗值差异极小,说明木丝装饰板各位置耐磨性基本一致。7.对木丝装饰板的耐候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木丝染色处理对木丝装饰板的光照色牢度影响显著,不同染色处理后随光照颜色变化显著。耐光性能排序为:直接耐晒大红4BS直接黄R对照组活性艳兰X-3B。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564
【部分图文】:

木丝装饰板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图2木丝成型机逡逑

木丝装饰板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图3木丝单体逡逑

木丝装饰板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评价研究


图6染色木丝逡逑Figure.6邋Dyed邋wood邋wool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冬梅;;染色杨木单板的耐光性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年06期

2 张晓滕;母军;;新型木丝板吸声性能的试验分析[J];木材工业;2014年03期

3 王志鹏;孙丹丹;陈晓艳;赵行军;那斌;卢晓宁;;轻质菱苦土木丝板蒸压机理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傅峰;蒋汇川;卢克阳;;紫外线吸收剂对温致变色木材耐光性能的影响[J];木材工业;2013年06期

5 吴赵旭;潘景;母军;;轻质木丝板材热压内环境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13年04期

6 王志鹏;孙丹丹;陈晓艳;赵行军;那斌;卢晓宁;;轻质菱苦土木丝板吸声导热性能的工艺影响因素[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那斌;赵裕祥;王志鹏;王志强;孙丹丹;卢晓宁;;添加剂对轻质菱苦土木丝板力学性能和吸湿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邵国新;李明;应光宇;黄伟;;木丝水泥板作为免拆模板的施工方法初步研究[J];江苏建筑;2012年S1期

9 那斌;王志鹏;王志强;黄蓉;孙丹丹;卢晓宁;;轻质菱苦土木丝板吸湿性改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5期

10 林时峰;;秦皇岛裕源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木丝结构板在京通过新产品鉴定[J];林产工业;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雪玉;杉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材的制备及性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董晓婷;基于环保理念的人造板再利用制造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李滨;活性染料染着杨木的染色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1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31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