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满族文化特色下的当代北方民居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7:26
   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中,全球各地的民族文化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民居建筑形式的形象趋同。在对我国地区特色民居建筑的实践调研中发现,民族要素是深入刻画区域形象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满族文化与北方地区的关联为线索展开讨论,从几部分对此进行了说明。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和梳理;第二部分对北方满族民居文化的历史溯源及对民居建筑形式中环境、材料、营造方式、整体布局、形态等的影响展开了理解和剖析: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实际案例对满族文化特色在当代北方民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调研,学习其中优秀之处运用到当代北方民居设计中:第四部分是满族文化特色与当代北方民居结合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北方是满族的发祥地,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满族历史文化古迹,辽宁更是代表北方满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省份。北方民居是地域民族文化的显像,包含着历史故事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研究北方传统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及其文化特征,目的是将其继承并创新的融入到当代民居设计中,成为塑造当代北方民居特色切入点。作为一个满族人,从上大学开始就居住生活在沈阳多年,更是对这里的满族地域文化情有独钟,因此对于探讨满族文化特色与当代北方民居设计这两者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一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前学术界针对满族文化特色应用在当代北方民居设计中的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尚不清晰,对该课题的整体研讨仍存在很多欠缺。例如,对于满族文化特色的了解不够全面、缺少关于两者之间关联性的深度思考,导致设计理念和当代北方民居设计的定位产生偏差,不能很好地彰显传承其优秀的满族文化特色等,对于满族文化形象的深入挖掘能够帮组塑造北方地区民居形象。所以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从当代北方民居设计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满族文化特色在当代北方民居设计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为以后的北方民居设计提供更有民族文化特色,更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理论基础。
【学位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241.5
【部分图文】:

羌族,传统民居,形式,民居


基于满族文化特色下的当代北方民居设计研究羌族民居设计语言模式通常就是在民居中通过不同空间组合(附图 3)、建筑材料、民居装饰、屋内色彩以及单个特色建筑形体等手段(附图 4),来表达传承羌族丰富的民居文化。羌族民居在设计建造中通过很多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来展现羌族文化,比如在民居中设计了罩楼、挑楼、羌碉等不同造型,同时在材料选择中也加上了民族装饰符号等等。

羌族,传统建筑,材料,民居


羌族民居设计语言模式通常就是在民居中通过不同空间组合(附图 3)、建筑材料、民居装饰、屋内色彩以及单个特色建筑形体等手段(附图 4),来表达传承羌族丰富的民居文化。羌族民居在设计建造中通过很多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来展现羌族文化,比如在民居中设计了罩楼、挑楼、羌碉等不同造型,同时在材料选择中也加上了民族装饰符号等等。图 1.羌族传统民居建造形式①

羌族,民居,空间组合


羌族民居设计语言模式通常就是在民居中通过不同空间组合(附图 3)、建筑材料、民居装饰、屋内色彩以及单个特色建筑形体等手段(附图 4),来表达传承羌族丰富的民居文化。羌族民居在设计建造中通过很多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来展现羌族文化,比如在民居中设计了罩楼、挑楼、羌碉等不同造型,同时在材料选择中也加上了民族装饰符号等等。图 1.羌族传统民居建造形式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勇卫;周宏伟;徐欣云;;江西民居建筑源头探析[J];华中建筑;2019年07期

2 王俊;;满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形式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1期

3 胡晓燕;;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大理古城白族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2期

4 陈领;;福建民居文化资源引入高校写生课程的意义探析[J];艺术科技;2018年04期

5 何嵩;;试谈田螺坑土楼民居文化[J];福建史志;2017年01期

6 岳慧;;提取再创新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茶舍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年07期

7 温玉林;;从古建筑看清朝罗定民居文化[J];建筑与文化;2017年07期

8 许铎耀;;城乡风貌改造中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年19期

9 洪思慧;;毡帐-蒙古包——游牧民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10 王承沂;;我为民居文化代言[J];中华民居(上旬版);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尚建丽;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杨立峰;匠作·匠场·手风[D];同济大学;2006年

5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太行山区当泉村传统石砌民居现状调查与再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刘贝妮;闽南地区樟脚村传统石厝民居营建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白芸雯;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更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4 林俊程;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阐释与展示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5 董杨;基于BIM的景德镇古窑区清代天井式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6 王楠;徐州传统民居建筑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7 关斯宁;基于满族文化特色下的当代北方民居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

8 曹颖;安化木构传统民居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舒文;湘西传统村落民居现代适应性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板玮天;乡村民居改造及综合景观治理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868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68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