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动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19:10
   在实际工程中,岩土工程的主体与基础经常会遭遇循环荷载作用,而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本质是能量积聚与耗散,因此从能量角度研究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WDT-1500多功能材料试验机,进行砂岩试样在不同应力幅值、不同围压、不同加载频率、不同尺寸与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循环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砂岩试样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荷载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演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总能量与弹性能不断增加,而耗散能却逐渐减小。此外,当应力幅值由15MPa增加到55MPa时,岩样破坏时能量、弹性能、耗散能的增幅分别为234.47%、216.23%、99.04%。(2)分别分析了围压和加载频率对砂岩变形破坏过程中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大,提高了砂岩试样能量积聚与耗散的能力,使能量、耗散能、弹性能的极限值随之增加,并且试样的累积总能量、累积弹性能、累积耗散能均随之增加。频率的增大使试样破坏前累积总能量增加,当频率为0.5Hz、1.0Hz、2.0Hz和4.0Hz时,试样达到破坏时累积总能量相继增加了293.80%、53.38%、170.89%。(3)基于不同应变速率与不同尺寸下的砂岩循环荷载试验,对岩样吸收的能量、耗散能进行计算与分析。在循环加载过程中,砂岩试样的能量、耗散能与高径比呈负相关,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此外,砂岩试样的累积总能量、累积耗散能随累积残余应变的增大而增加。(4)根据砂岩循环破坏过程中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从熵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建立了耗散能模型,利用Origin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将试验数据与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耗散能模型的准确性。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4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岩体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1.2.1 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研究
        1.2.2 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能量特征研究
        1.2.3 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特性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
    2.1 试样制备
    2.2 试样系统
        2.2.1 概述
        2.2.2 试验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2.3 试验机数据的测量与处理
    2.3 试验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应力幅值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
    3.1 砂岩总能量特性
        3.1.1 能量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3.1.2 能量与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2 砂岩耗散能特性
        3.2.1 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3.2.2 耗散能与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3 砂岩弹性能特性
        3.3.1 弹性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3.3.2 弹性能与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4 砂岩累积总能量特性
        3.4.1 累积总能量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3.4.2 累积总能量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5 砂岩累积耗散能特性
        3.5.1 累积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3.5.2 累积耗散能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6 砂岩累积弹性能特性
        3.6.1 累积弹性能与循环次数特性
        3.6.2 累积弹性能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不同围压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
    4.1 砂岩能量特性
    4.2 砂岩耗散能特性
    4.3 砂岩弹性能特性
    4.4 不同围压下砂岩累积总能量特性
        4.4.1 累积总能量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4.4.2 累积总能量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4.5 砂岩累积耗散能特性
        4.5.1 累积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4.5.2 累积耗散能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4.6 砂岩累积弹性能特性
        4.6.1 累积弹性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4.6.2 累积弹性能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频率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
    5.1 砂岩能量特性
        5.1.1 能量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5.1.2 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5.2 砂岩累积总能量特性
        5.2.1 累积总能量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5.2.2 累积总能量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5.3 砂岩累积耗散能特性
        5.3.1 累积耗散能与循环次数特性分析
        5.3.2 累积耗散能与累积残余应变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不同尺寸效应与应变速率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
    6.1 不同尺寸效应下砂岩能量特性
        6.1.1 能量特性分析
        6.1.2 耗散能特性分析
        6.1.3 累积总能量特性分析
        6.1.4 累积耗散能特性分析
    6.2 不同应变速率下砂岩能量特性
        6.2.1 能量特性分析
        6.2.2 砂岩耗散能特性分析
        6.2.3 累积总能量特性分析
        6.2.4 累积耗散能特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岩耗散能模型的建立
    7.1 循环荷载下耗散能模型
    7.2 耗散能理论在预测砂岩疲劳寿命中的运用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长缨;王泽成;;简谐振动及波动中的能量特性比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泽山,肖忠良;炮用火药能量特性优化设计计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3 蒋礼;;信号能量特性在时频分析授课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张清扬;杨兵;刘秀良;贾嵘;;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水轮机能量特性检验[J];西北水力发电;2007年01期

5 吴杉楠,曹贵桐;液体发射药的能量特性研究[J];弹道学报;1991年03期

6 周焱,张文明;高速定转子均质机均质过程能量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3年03期

7 高青,卓宁;空气管流热力学能量特性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3年03期

8 刘秀良;韩旭杉;闵占奎;贾嵘;李韶瑜;马彦宏;李臻;;刘家峡5号机组水轮机能量特性试验研究[J];高压电器;2015年06期

9 苏建刚;黄艳俊;刘上乾;付梦印;;激光制导武器能量特性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07年09期

10 雅齊米爾斯基;徐書绅;;离子底能量特性和在分析上的分组[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金良;变频调速数控机床运行过程能量特性及节能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封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综合特性预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卫静;准分子激光器性能测试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4 杜旭杰;唑类含能硝酸盐的热分解动力学及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雯豪;动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岩能量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周劼男;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电池能量特性路由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厦门大学;2007年

3 Belgacemi Raouf;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热力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魏亚青;Ad Hoc网络拓扑控制及其分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刘平安;超空泡鱼雷发动机热力计算和性能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田雪;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减振器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7年

7 章玲;锥形微纳光纤电场和能量特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8 王祥见;烧绿石固化核废料的溶解行为的理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胡桐;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能量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赵彩梅;破罡湖东站泵装置模型试验及流道数值模拟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8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68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