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非均匀填挖场地地基变形规律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753
【部分图文】: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由此带动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在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源源不断的难题,但难题也是机遇。在这个契机下,西部地区大力开展城市建设,从住宅到出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系统保护,用以满足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但众所周知,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较其他地区丰富,但其地质地貌复杂,物资相对匮乏,且这里黄土遍布,尤以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为最,这也导致该地区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根结底是黄土特殊的工程物理力学性质。黄土本身所具有的遇水湿陷性,与其极高的孔隙率和极强的透水性分不开,由于极不稳定的工程性质和在西部地区的大量分布,在黄土地区大兴土木进行建设,便遭遇了如:地基变形沉降、浸水湿陷、上部结构因其下部沉降或沉陷发生变形裂缝甚至损毁等工程问题,如图 1.1~1.4 所示,因此解决与黄土的相关的病害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由此带动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在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源源不断的难题,但难题也是机遇。在这个契机下,西部地区大力开展城市建设,从住宅到出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系统保护,用以满足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但众所周知,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较其他地区丰富,但其地质地貌复杂,物资相对匮乏,且这里黄土遍布,尤以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为最,这也导致该地区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根结底是黄土特殊的工程物理力学性质。黄土本身所具有的遇水湿陷性,与其极高的孔隙率和极强的透水性分不开,由于极不稳定的工程性质和在西部地区的大量分布,在黄土地区大兴土木进行建设,便遭遇了如:地基变形沉降、浸水湿陷、上部结构因其下部沉降或沉陷发生变形裂缝甚至损毁等工程问题,如图 1.1~1.4 所示,因此解决与黄土的相关的病害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图 1.3 黄土边坡失稳 图 1.4 黄土地基上部建筑物开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黄土地区非均匀填挖场地变形规律研究”为题,以兰州九洲城住宅小区地基变形整治项目为依托,针对工程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使用Midas GT岩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非均匀填挖场地在自重状态下、施工完成后以及建筑物修筑完毕投入使用后的地基沉降变形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并对病害整治结束后地基的变形进行监控和预测,由此提出对该项目日后的防护措施,其成果也将为类似非均匀填挖场地的设计施工及变形预测提供参考。1.2 研究对象及范围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原本发展较落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在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以大厚度湿陷性黄土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这些地区建设项目和规模的增多增大,从低阶地发展到高阶地,由河谷平原往黄土塬梁、峁拓展的工程措施应运而生,开山填洼、人工造地逐渐成为用地紧张最主要的解决办法,但大规模的建设带来了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与大厚度黄土填挖及湿陷性黄土变形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为这些地区的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运明;李正农;;大面积堆载作用下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10期
2 李文仡;;地基变形及压缩深度计算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徐法奎;张凤岐;孙岐发;陈建国;;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地基变形治理对策[J];煤矿开采;2008年05期
4 张一工,光同文,陈良材;地基变形对墩(台)抗推刚度的影响[J];华东公路;1994年04期
5 蒋纯;邱礼聪;;地基变形引起的结构开裂及其对策[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11期
6 龚其银;花岗岩残积土地基变形量的估算方法[J];电力勘测;2000年02期
7 史美东,史如平;建筑物地基变形实例探讨[J];浙江建筑;1998年03期
8 李静波;王玉;钟启雄;;地基变形允许值及表达参数的思考[J];工程建设标准化;2008年03期
9 李群善;;某工程高填方地基变形数值模拟[J];路基工程;2015年03期
10 李庚钊;;地基变形中的应力计算[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小建;软土地基与上卧结构的粘弹塑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丽丽;黄土地区非均匀填挖场地地基变形规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2 张珊菊;地基变形特性研究及其在平板载荷试验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3 高希超;某油库倾斜地层上储罐地基变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4 翟兴无;沙坡头水利枢纽地基变形控制与基础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郑克亚;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监测与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张静;筏板基础协调变形的内力及地基变形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郝伟;某选煤厂中煤仓地基变形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8 王世海;软土地基上储罐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邓胜强;路堤填土速率与软土地基变形关系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李荣建;影响黄土地基变形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85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8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