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83
【部分图文】:
而降低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响室内空气品质。冷凝除湿是利用空气经过冷表面时对样会导致冷表面产生积水,逐渐成为潮湿的表面[8]。在空面如盘管和风口处容易滋生霉菌,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优势规空调系统中的冷凝除湿技术存在各种缺点与不足,这些行新的除湿方法的研究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这主要包和采用液体吸湿剂除湿两种除湿技术。这两种技术方向在提出,其中固体除湿技术至 20 世纪 80 年代在欧美得到液体除湿技术由于工艺、流程和对处理过程认识的局限国得到系统全面的应用和发展[3],其中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体除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空调系统,即温湿度独立控 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1-1 所示。
得出不同工况分区下机组的运行模式。以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仿真模型为技术平台,分析各运行模式下不同调节手段对机组送风含湿量的影响,并以除湿率或加湿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调节手段的优劣,最后综合提出不同运行模式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案。(3)基于 PLC 的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比较继电器控制、直接数字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 3 种控制方式的特点,确定应用 PLC 控制方式实现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自动控制过程。根据机组控制功能需求确定由上位机触摸屏和下位机 PLC 组成的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对系统主要控制元件 PLC、扩展模块、触摸屏和传感器进行设计和选型,并列出数字量输入、数字量输出、模拟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出的 I/O 分配表,最后绘制系统CPU 及其扩展模块的接线图。1.3.3. 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2 所示。
溶液除湿是采用具有吸湿特性的盐溶液作为吸湿材料,利用被处理空气的水蒸气分压与溶液表面蒸汽压之间的压差作为传质驱动力,从而实现对空气的除湿或加湿处理[46]。溶液除湿能力的大小取决其表面蒸汽压的大小,由图 2-2 吸湿溶液在焓湿图上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在溶液浓度相同情况下,溶液温度越低,溶液等效含湿量越低,溶液除湿能力越高,反之,溶液温度越高则再生效果越好。图 2-2 是一个完整的溶液除湿-再生过程。其中 S1 到 S2 是溶液的吸湿过程,低温高浓度溶液与湿空气直接接触,由于溶液表面蒸汽压低于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空气中的水分向溶液迁移,随着吸湿量的不断增加,溶液浓度开始降低,表面蒸汽压随之升高,溶液的吸湿能力下降。S2 到 S3 是利用外界热量对溶液加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溶液浓度不变,温度升高,溶液表面蒸汽压升高,有助于实现溶液的再生。S3 到 S4 是溶液的再生过程,此时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低于溶液的表面蒸汽压,溶液中的水分向空气迁移,溶液浓度提高。S4 到 S1 是利用外界冷量对溶液冷却的过程。溶液浓缩再生后温度较高,通过外界冷量冷却溶液,有助于提高溶液的吸湿能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双冷源新风机组》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启动会在京圆满举行[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年01期
2 杨卫枫;;制度保障新风机组的经济安全运行[J];科技资讯;2011年08期
3 白山;;新风机组的运行管理[J];施工技术;2007年S1期
4 宣剑飞;黄虎;张忠斌;陈薇;陈泽民;张万新;;变频全新风机组制冷变工况实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06期
5 张超甫;张丽娜;;关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净化空调新风机组防冻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3年04期
6 李浩宇;李玲玲;;谈中央空调新风机组节能与运行[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4期
7 朱荣强;李成乐;秦振春;;医院手术部新风机组盘管冬季冻裂问题分析及防止方法[J];机电信息;2008年13期
8 康艳兵,江亿,张寅平;相变贮能新风机组运行经济分析[J];暖通空调;1999年04期
9 聂金哲;李赞;张群力;王刚;房磊;;全热回收新风机组二次携带污染物风险测试及分析[J];建筑科学;2017年08期
10 尧德华;黄翔;吴志湘;;空调系统新风机组组合方式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茜;辐射空调用二级除湿新风机组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韩风霞;能量回收型全新风机组试验研究及(火用)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晓玉;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4 聂文庆;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用双温表冷型新风机组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5 凌春雷;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涛;双冷源新风机组性能特性研究及仿真[D];东南大学;2015年
7 明祥宇;能量回收型全新风机组实验与仿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贾鹏程;新风机组空调控制系统[D];济南大学;2017年
9 陈傲雪;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实验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
10 李静;某商场节能改造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5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8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