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4.1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政策导向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小城镇分类发展
1.2.2 规划趋势背景——空间体系规划指导小城镇发展格局
1.2.3 建设需求背景——城镇化引领城郊融合下小城镇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郊融合
2.1.2 小城镇空间
2.1.3 空间分形特征
2.2 基本理论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2.2.2 小城镇空间理论研究
2.2.3 分形理论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内容解析
3.1 小城镇空间特征解析
3.1.1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要素解析
3.1.2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研究维度
3.1.3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研究趋势
3.2 城郊融合对小城镇空间的影响
3.2.1 城郊融合对小城镇空间的影响方式
3.2.2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的空间格局转变
3.2.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要素
3.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研究维度
3.3.1 分形研究引入的重要性
3.3.2 分形与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的特征关联
3.3.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维度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评析
4.1 评析思路
4.1.1 空间分形特征测算总体思路
4.1.2 分形维数模型的选择及应用
4.2 东西湖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2.1 东西湖区概况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测评
4.3.1 空间形态演变的测度与分析
4.3.2 空间等级规模的测度与分析
4.3.3 空间体系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4.4 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总结
4.4.1 空间形态演变——空间扩展迅速,形态边界复杂
4.4.2 空间等级规模——单核结构明显,规模分布分散
4.4.3 空间体系结构——双中心集聚性,廊道效应突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精明扩张,集聚优化——空间形态发展策略
5.1.1 控制合理规模,塑造共融空间
5.1.2 培育开发模式,优化空间格局
5.1.3 集约土地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5.2 转型升级,助推融合——等级规模发展策略
5.2.1 优化体系结构,加快空间融合
5.2.2 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城镇职能
5.2.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建设
5.3 多层引导,重点强化——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5.3.1 重构圈层板块,贯通城郊发展
5.3.2 打造增长极核,片区轴线生长
5.3.3 重点空间培育,特色优势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城镇空间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1994年02期
2 韦宝畏;孔石林;;吉林省东部地区特色城镇空间形态解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7年05期
3 王建国;徐伟;葛明;王晓俊;成实;郝凌佳;孔斌;金欣;莘博文;;南京市桠溪城镇空间风貌提升规划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17年03期
4 刘玲玲;任云英;;2000年来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7期
5 仇方道;金娜;袁荷;单勇兵;白亮宇;;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时空异质性[J];地理科学;2017年10期
6 徐海燕;陈晓键;熊鹰;;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12期
7 袁雪;;坝区小城镇空间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惠水县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06期
8 徐伟;;中小城市近郊区小城镇空间模式初探[J];城市地理;2016年06期
9 陈甲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的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发展引导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年07期
10 朱建达;;我国镇(乡)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志军;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田达睿;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梁励韵;广东顺德城镇空间形态演变与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万鹏龙;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勇;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璇;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原鹏;城镇化过程中线型城镇空间的无害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叶瑛;城市双修语境下小城镇空间特色规划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4 何东伟;传统山地城镇空间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周锦生;城郊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规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杨龙;干线公路引导下武汉远郊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鲁冰;吉林省西部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分析与演变机制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年
8 敬璐菡;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田雯婷;特色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10 张乔梁;县域生态—城镇—农业空间主体功能识别与优化[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6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8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