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文脉要素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11:06
建筑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构成要素的价值分析可揭示相应城市文脉的特征。文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文脉”相关的理论综述,阐释了文脉的表现形态、特征及分类,并介绍了从“文脉”到“文脉要素”之间的关联。其次,根据研究前期用词频搜索的方式罗列出的文脉要素指标数据库,结合对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建筑的实地调研所整理的现状信息,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四分位数法从“城市-街区-建筑”三个层面对文脉要素指标进行了提取与筛选,再次运用层次分析的方式落实在建筑层面的要素筛选,获得二次要素指标数据库;最后,运用数据量化去判定对环渤海地区城市文脉影响价值层级较高的要素指标。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群为背景的城市文脉的部分内涵特征,从而建立起对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与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方法;研究在方法的运用中前期以问卷调查法、文献阅读法与实地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的文脉要素指标进行了罗列、整理与现状信息描述;中期用四分位数统计法与层次分析对要素指标进行了进一步提取与筛选;后期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要素指标进行了最终的筛选与层级定位的排列,确定了环渤海地区价值较高的传统建筑文脉要素;结果发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的运算得出较...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脉的表现形态、特征与分类
2.1 文脉的显性表现
2.2 文脉的主要特征
2.2.1 原真性与变异性
2.2.2 时代性与多元性
2.2.3 整体性与有机性
2.2.4 动态性与连续性
2.3 文脉的多层面分类
2.3.1 城市层面
2.3.2 街区层面
2.3.3 建筑层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的现状
3.1 城市概况
3.2 传统建筑现状
3.2.1 建筑所处的环境层面
3.2.2 建筑自身可观察层面
3.2.3 建筑所处的社会层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文脉要素的提取
4.1 要素提取的方法
4.1.1 四分位数法
4.1.2 层次分析法
4.2 要素提取的步骤
4.2.1 罗列文脉要素
4.2.2 设置问卷调查表
4.2.3 整理问卷调查结果
4.3 要素提取的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文脉要素的价值评判
5.1 价值评判的方法
5.1.1 德尔菲法
5.1.2 量化分析法
5.2 价值评判的步骤
5.2.1 文脉要素数字化
5.2.2 建筑感知评价
5.2.3 文脉要素的计算
5.3 价值评判的结果
5.4 要素价值分析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研究[J]. 唐由海,邱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4)
[2]生活性街道构成要素对活力的影响——以深圳典型街道为例[J]. 黄丹,戴冬晖. 中国园林. 2019(09)
[3]“拼贴城市”的思维和手法——当代语境下城市的历史环境更新[J]. 杨怡楠. 建筑师. 2018(06)
[4]查尔斯·詹克斯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写作[J]. 王伟鹏. 建筑师. 2018(06)
[5]中国城市化质量的测度与比较——基于227个城市的全局主成分分析[J]. 李慧,葛扬.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5)
[6]环渤海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及协调发展[J]. 盖美,聂晨,柯丽娜. 经济地理. 2018(07)
[7]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 朱永杰,韩光辉,吴承忠.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5)
[8]文脉创新视角下的北京旧城东部未来发展研究[J]. 张晓为,许任飞,李垣. 城市建筑. 2017(33)
[9]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脉:基于伦敦案例的批判性述评[J]. 杨震,周怡薇,蒋笛. 城市建筑. 2017(33)
[10]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社会生态评价体系研究[J]. 庞乾奎. 规划师. 2017(11)
本文编号:2912437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脉的表现形态、特征与分类
2.1 文脉的显性表现
2.2 文脉的主要特征
2.2.1 原真性与变异性
2.2.2 时代性与多元性
2.2.3 整体性与有机性
2.2.4 动态性与连续性
2.3 文脉的多层面分类
2.3.1 城市层面
2.3.2 街区层面
2.3.3 建筑层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的现状
3.1 城市概况
3.2 传统建筑现状
3.2.1 建筑所处的环境层面
3.2.2 建筑自身可观察层面
3.2.3 建筑所处的社会层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文脉要素的提取
4.1 要素提取的方法
4.1.1 四分位数法
4.1.2 层次分析法
4.2 要素提取的步骤
4.2.1 罗列文脉要素
4.2.2 设置问卷调查表
4.2.3 整理问卷调查结果
4.3 要素提取的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渤海地区传统建筑文脉要素的价值评判
5.1 价值评判的方法
5.1.1 德尔菲法
5.1.2 量化分析法
5.2 价值评判的步骤
5.2.1 文脉要素数字化
5.2.2 建筑感知评价
5.2.3 文脉要素的计算
5.3 价值评判的结果
5.4 要素价值分析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研究[J]. 唐由海,邱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4)
[2]生活性街道构成要素对活力的影响——以深圳典型街道为例[J]. 黄丹,戴冬晖. 中国园林. 2019(09)
[3]“拼贴城市”的思维和手法——当代语境下城市的历史环境更新[J]. 杨怡楠. 建筑师. 2018(06)
[4]查尔斯·詹克斯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写作[J]. 王伟鹏. 建筑师. 2018(06)
[5]中国城市化质量的测度与比较——基于227个城市的全局主成分分析[J]. 李慧,葛扬.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5)
[6]环渤海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及协调发展[J]. 盖美,聂晨,柯丽娜. 经济地理. 2018(07)
[7]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 朱永杰,韩光辉,吴承忠.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5)
[8]文脉创新视角下的北京旧城东部未来发展研究[J]. 张晓为,许任飞,李垣. 城市建筑. 2017(33)
[9]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脉:基于伦敦案例的批判性述评[J]. 杨震,周怡薇,蒋笛. 城市建筑. 2017(33)
[10]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社会生态评价体系研究[J]. 庞乾奎. 规划师. 2017(11)
本文编号:291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1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