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武汉市汉口江滩四期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25 18:05
  城市滨水公园是现代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涵盖城市景观环境中的自然生态景观,也包含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人为景观区域,其对于当代城市景观环境的建造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即对场地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在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所打造的景观环境和现有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在加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与亲密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景观环境的调节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一个以生态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汉口江滩四期滨水公园当前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滨水公园景观的保护、修复与利用,并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对场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在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探索城市滨水公园在城市滨水发展保护与恢复的根基上发挥滨水公园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促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滨水生态景观系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深远。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武汉市汉口江滩四期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

路易斯维尔


设计揭示了基地的自然和文化特征。河流的涨水和泄洪过程贯穿于公园的各个区域,在给游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强化了游人对河流变化天然特性的进一步认识。公园位于洪水线范围内,公园的整体规划需要考虑场地景观环境的抗洪能力。在公园西端地面形式一部分向下倾斜延伸至河流,另一部分向上抬升越过洪水警戒线。铺装材料和景观小品均具有防水性。线型公园的设计,从地形入手,通过地形起伏形成的落差,构成河道驳岸错落有致的排水模式,可以轻松汇入和引走突然爆发的洪水。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点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技术路径,毕业论文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生态城市群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周跃云,赵先超,晨风,张旺,杨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人工湿地对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J]. 陈雷,任鹏飞.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01)
[3]鄱阳湖双退区湿地植被恢复方案探讨[J]. 钱海燕,严玉平,周杨明,黄齐,鄢帮有,刘青.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8)
[4]苏州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与对策[J]. 冯育青,王邵军,阮宏华,张银龙,关庆伟,徐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5]自然与都市的融合——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 侯深.  世界历史. 2009(04)
[6]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 吕娟.  中国水利. 2009(05)
[7]城市滨河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 桑立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8]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J]. 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06)
[9]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 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  中国园林. 2005(05)
[10]城市中湿地与绿化的保护和建设[J]. 白晓平.  山西建筑. 2002(10)

博士论文
[1]五里湖湖滨带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研究[D]. 杨红军.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 路毅.东北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探讨[D]. 殷鲁秦.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罗茜.西南大学 2014
[3]城市景观带中滨水景观的地域文化研究[D]. 李文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长荡湖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王艳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9
[5]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应用初探[D]. 申亚男.北京林业大学 2009
[6]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 甘灿.湖南农业大学 2007
[7]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河流生境评价研究[D]. 陈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研究[D]. 李娇娇.浙江大学 2006
[9]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D]. 马会岭.北京林业大学 2006
[10]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发展研究[D]. 吴文生.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8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38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