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确定方式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0 23:14
从以往的研究经验上看,结构化模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设计原则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丰富,而针对不同地震动确定方式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差异化研究较为匮乏。一般来说,输入地震动间的差异往往对结构地震响应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影响的差异化程度具体如何仍尚待研究。故本文以框架结构为例,致力于研究不同地震动确定方式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差异性,以便为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确定输入地震动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本文分别以3层、6层框架结构为基本模型,以选取典型地震动时程、设计谱生成人工波、设计谱选取实际波、汶川地震实际地震动记录、EXSIM程序模拟地震动为5种不同的地震动确定方式各自选取了8条输入地震动进行时程分析,以输入时程的加速度反应谱、框架结构响应的顶部位移峰值、基底剪力峰值、层间位移角、顶部加速度峰值为评价指标,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两个框架在小、中、大震3种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均值、5种地震动确定方式之间的结构响应差异性以及相应的离散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反应指标中,5种地震动确定方式对不同框架结构产生的影响规律趋于一致。其中,输入典型地震动时程时的结构地震响应最大,EXSIM模拟地震动最小,...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概述
1.2.2 输入地震动确定方法概述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2.1 OpenSEES简介
2.2 多层框架模型设计
2.2.1 几何参数及平面布置
2.2.2 梁柱截面配筋
2.3 基于OpenSEES的纤维梁柱有限元模型
2.3.1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
2.3.2 钢筋材料本构模型
2.3.3 抗剪刚度及抗扭刚度计算
2.3.4 纤维截面划分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地震动输入的确定方式
3.1 典型地震动时程
3.2 设计谱生成人工波
3.2.1 场地条件
3.2.2 结果生成及离差评价
3.3 设计谱选取实际地震动时程
3.3.1 实际地震动时程记录初筛
3.3.2 两频段选波方法
3.3.3 基于两频段选波方法的二次筛选及结果评价
3.4 汶川实际地震动时程的选取和确定
3.4.1 场地条件及目标台站筛选
3.4.2 目标台站时程记录处理
3.5 模拟汶川实际地震动时程
3.5.1 随机有限断层法
3.5.2 震源模型建立及模拟参数设置
3.5.3 模拟结果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框架结构地震动时程分析
4.1 结构地震动输入
4.2 框架结构时程分析评价指标及反应结果
4.2.1 加速度反应谱
4.2.2 顶部位移峰值
4.2.3 基底剪力峰值
4.2.4 层间位移角
4.2.5 顶部加速度峰值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反应谱法与时程法的比较[J]. 戴宝锐. 建筑知识. 2016(10)
[2]基于OpenSees的RC柱拟静力数值分析模型[J]. 卜海峰,胡思康,张耀庭,童康,叶宏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6(05)
[3]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抗震分析对比[J]. 杨璐,陈虹,岳永志,李明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4]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数值模拟分析[J]. 张行,张谢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3(05)
[5]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J]. 王连捷,崔军文,周春景,孙东生,王薇,唐哲民,钱华山. 地质力学学报. 2009(02)
[6]随机有限断层法在汶川强地震动模拟中的应用[J]. 王国新,史家平.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6)
[7]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分段特征的研究[J]. 华卫,陈章立,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应力水平估计[J]. 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 国际地震动态. 2008(06)
[9]抗震设计谱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综述[J]. 徐龙军,谢礼立,胡进军. 世界地震工程. 2007(02)
[10]基于能量反应的地震动输入选择方法讨论[J]. 肖明葵,刘纲,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2006(03)
博士论文
[1]工程用地震动模拟随机性方法研究[D]. 李亚楠.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汶川地震区地震动估计经验模型[D]. 喻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3]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三维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 陈滔.重庆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地震动合成方法比较与研究[D]. 史家平.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9963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概述
1.2.2 输入地震动确定方法概述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2.1 OpenSEES简介
2.2 多层框架模型设计
2.2.1 几何参数及平面布置
2.2.2 梁柱截面配筋
2.3 基于OpenSEES的纤维梁柱有限元模型
2.3.1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
2.3.2 钢筋材料本构模型
2.3.3 抗剪刚度及抗扭刚度计算
2.3.4 纤维截面划分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地震动输入的确定方式
3.1 典型地震动时程
3.2 设计谱生成人工波
3.2.1 场地条件
3.2.2 结果生成及离差评价
3.3 设计谱选取实际地震动时程
3.3.1 实际地震动时程记录初筛
3.3.2 两频段选波方法
3.3.3 基于两频段选波方法的二次筛选及结果评价
3.4 汶川实际地震动时程的选取和确定
3.4.1 场地条件及目标台站筛选
3.4.2 目标台站时程记录处理
3.5 模拟汶川实际地震动时程
3.5.1 随机有限断层法
3.5.2 震源模型建立及模拟参数设置
3.5.3 模拟结果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框架结构地震动时程分析
4.1 结构地震动输入
4.2 框架结构时程分析评价指标及反应结果
4.2.1 加速度反应谱
4.2.2 顶部位移峰值
4.2.3 基底剪力峰值
4.2.4 层间位移角
4.2.5 顶部加速度峰值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反应谱法与时程法的比较[J]. 戴宝锐. 建筑知识. 2016(10)
[2]基于OpenSees的RC柱拟静力数值分析模型[J]. 卜海峰,胡思康,张耀庭,童康,叶宏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6(05)
[3]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抗震分析对比[J]. 杨璐,陈虹,岳永志,李明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4]钢筋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数值模拟分析[J]. 张行,张谢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3(05)
[5]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J]. 王连捷,崔军文,周春景,孙东生,王薇,唐哲民,钱华山. 地质力学学报. 2009(02)
[6]随机有限断层法在汶川强地震动模拟中的应用[J]. 王国新,史家平.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6)
[7]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分段特征的研究[J]. 华卫,陈章立,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应力水平估计[J]. 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 国际地震动态. 2008(06)
[9]抗震设计谱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综述[J]. 徐龙军,谢礼立,胡进军. 世界地震工程. 2007(02)
[10]基于能量反应的地震动输入选择方法讨论[J]. 肖明葵,刘纲,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2006(03)
博士论文
[1]工程用地震动模拟随机性方法研究[D]. 李亚楠.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汶川地震区地震动估计经验模型[D]. 喻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3]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三维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D]. 陈滔.重庆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地震动合成方法比较与研究[D]. 史家平.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98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