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预制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与后浇普通强度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19:52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装配式结构开始兴起。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作为预制梁外壳,后浇普通强度混凝土(NSC)形成的RPC-NSC叠合梁既能发挥RPC的优势,又能发挥装配式结构的优势。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粘结面是叠合结构的最薄弱位置。因此,有必要针对预制RPC与后浇NSC的粘结性能展开研究。本课题以预制RPC开槽密度和后浇NSC强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对RPC-NSC叠合试件的粘结面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对U型RPC-NSC叠合梁的粘结工作性能进行了弯曲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下:通过预制RPC开槽处理产生的粘结应力,远大于后浇NSC的抗剪强度;粘结面的抗剪强度均随着预制RPC开槽密度和后浇NSC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预制RPC开槽密度1.33、2.67、4对应的单槽抗剪强度分别为1.398MPa、1.226MPa、1.044MPa;预制RPC开槽密度和后浇NSC强度均对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有着显著性影响,且预制RPC开槽密度的影响要远大于后浇NSC强度;基于Eurocode 2和NSC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换算关系,建立了预制RPC与后浇NSC的粘结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通过预制R... 

【文章来源】: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预制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与后浇普通强度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图1-1?U型模板?

简支梁,模板,混凝土,性能


第1章绪?论??极限载荷以及良好的吸能性能,并且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Tnr?a?:??图1-1?U型模板?图1-2简支梁试验??同年,董加柱[24】开展了复合材料永久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板抗弯性能的研宄,对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处理过的叠合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叠合板较普通混凝土板有一定??的优势,且槽型处理表面是一种优良的粘结面处理方式。??2015年,Hasselhoff?J等人[25]为了增加FRP永久性梁模板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在FRP永久性梁模板的端部设计了凸起状的粘结面。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FRP永久性梁模板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抗剪性能,同时也大幅地提高了叠??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2017年,季文玉等人[26]设计并制作了?10根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和1根预应力纯NC梁。通过试验发现,由于RPC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纤维的作用,能够提高RPC-NC叠合梁在出现峰值荷载后的变形能力,使其抗弯位移延??性要明显优于纯NC梁,表现了?RPC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兼具优异的延性特征。??2018年,过民龙[27]进行了?12个RPC-NC叠合梁的简支静载试验,以RPC高度、NC??强度等级和纵筋配置为影响因素,发现RPC-NC叠合梁有着优于普通混凝土现浇整体梁的??力学性能,且RPC和NC两种材料在弯曲荷载下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同年,曹海[28]??通过3根新老混凝土叠合梁和1根整体现浇梁的对比试验,研宄发现混凝土叠合梁在工作??性能上与整体现浇梁相似,并且在弯曲荷载的作用下,自然粗糙面能够确保预制与后浇混

模型图,混凝土,模型,粘结强度


是源自机械咬合力、范德华力和化学??作用力。研究结果表明,浆体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是以机械咬合力为主,浆体与细颗粒分??子之间以及水泥石中晶体之间的粘结力是以范德华力为主,而化学作用力的影响较校??2014年,刘传奇[38]同样也认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主要是由机械啮合力、范德??华力和化学作用力组成的。界面间的粘结性能主要是由反应层和渗透层之间的连接性能决??定,且修补界面的晶体尺寸越小,粘结强度越高。??2017年,Yan?He等人[39】建立了三区两层的新旧混凝土粘结模型,如图1-3所示。研究结??果表明,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过渡层是新旧混凝土粘结的关键区域。虽然界面粗糙度会影响??可渗透层,界面黏合剂会改善反应层,但新旧混凝土之间过渡层的性能会得到适当的改善,??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可靠粘结。??丁he?reaction?layer?-?—T ̄??...w?釋?Transition?zone??The?pcnneablc?layer?-?—?W?W???The?old?concrete?zone??图1-3新旧混凝土的三区两层粘结模型??1.3.3混凝土粘结面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1993年,Carles-GiberguesA等人[4GH人为混凝土粘结面的结构主要受界面剂的影响,且??影响作用很大,甚至会超过其它影响的作用总和。??1998年,田稳苓等人[41]开展了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劈裂抗拉试验,发现采用酸蚀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粘结面的粗糙度,从而提高粘结强度。??-4-??


本文编号:3031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31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