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上九山村石砌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12 20:2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正在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古村的保护、活化和振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邹城市上九山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最具特色的历史遗存是石砌民居,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落。上九山村旅游开发建设主要以弘扬“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展示孔孟思想影响下的民俗文化,留住记忆、留住乡愁,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本文以上九山村石砌民居“六和院”改造为民宿的设计为研究内容,以期为传统村落以及石砌民居的保护和复活提供具体案例。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理论探讨和实践设计两大部分。理论探讨部分,第一章绪论分析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传统民居、石砌民居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鲁中南石砌民居的现状;对民宿概念和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鲁中南地区石砌民居的保护、创新利用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境,民居改造为民宿是保护传统民居的有效途径。民宿是指民居主人把空闲房间提供给游客住宿,游客可以体验当地生活,感受当地人文情怀。农村民宿发展在我国方兴未艾,在提高游客体验满足感的同时,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传承传统文化,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努力。实践设计部分,第三章对上九山村的概况、石砌民居特色、文化...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鲁中南石砌民居
图 2-1 鲁中南石砌民居第二节 鲁中南地区石砌民居现状分析、分布规模与特点鲁中南地区地势呈现中部高,周边低,地形多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石砌民主要分布在济南、泰安、济宁、临沂、枣庄等山区(如图 2-2)。
二、遗存与开发现状石砌民居建造通常采用传统的建造材料与建筑技法,建筑工艺偏低,墙体石料间常用泥土作粘合剂,粘度较低,易出现残破垮塌。屋顶多采用植物秸秆、抹灰和挂瓦的方式建造,门和窗多采用木头材质,长期使用容易风化腐烂,需要及时更换和修缮。因此历经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传统石砌民居在山东非常少见,现有的大多数石砌民居是民国以来的建筑。此外,传统村落因交通不便,教育与就业机会少等原因,大量的原住民搬出村落,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的村落只剩下老弱病残,出现大量的房屋弃置,传统的古村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与拆除重建的状况(如图 2-3)。在乡村振兴中对传统村落、传统民居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是当前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鲁中南地区传统村落石砌民居的保护、创新利用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境。也有这样的古村落,由于过度注重商业开发,将原住民几乎全部迁出村落进行异地安置,割裂了古村落与原住民的历史文脉,丧失了古村落的原滋原味,忘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初衷与使命。也有许多村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如邹城上九山村、王家庄村,临沂市的竹泉村、枣庄市兴隆庄村(如图 2-4)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活化利用视角下的古村旅游开发研究——以邹城上九山村为例[J]. 张行发,郭静,王庆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上九山村[J]. 晓然. 中国工会财会. 2018(10)
[3]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播意义——以上九山古村落为例[J]. 朱长久. 青年记者. 2017(26)
[4]邹城市上九山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李宁,戴士权,王传武. 人文天下. 2016(19)
[5]精品乡村民宿的生态系统营建研究[J]. 翟健,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6(08)
[6]各地民宿经营模式[J]. 李养田. 中华民居(上旬版). 2016(Z2)
[7]台湾民宿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大陆乡村旅游业的启示[J]. 吴呤颗,陶玉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浅析石头村的建筑形式及文化特色——以山东省邹城市上九山村为例[J]. 陈华新,梁璐,文静. 艺术教育. 2015(11)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 童成林. 建筑与文化. 2014(02)
[10]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创新——以鄂西北邱家前湾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为例[J]. 赵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基于适应型策略的传统民居建筑改造研究[D]. 黄淋雨.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幽岚苔影 趣得天然[D]. 邓丽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7
[3]鲁南石砌民居再利用研究[D]. 李晓雯.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王轶楠.重庆大学 2017
[5]从民居到民宿[D]. 陈时洋.重庆大学 2017
[6]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 翟健.浙江大学 2016
[7]非传统乡村民居改造型民宿建筑设计方法探究[D]. 汪谦.南京工业大学 2016
[8]鲁中山区传统石砌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D]. 张晓楠.山东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31383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鲁中南石砌民居
图 2-1 鲁中南石砌民居第二节 鲁中南地区石砌民居现状分析、分布规模与特点鲁中南地区地势呈现中部高,周边低,地形多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石砌民主要分布在济南、泰安、济宁、临沂、枣庄等山区(如图 2-2)。
二、遗存与开发现状石砌民居建造通常采用传统的建造材料与建筑技法,建筑工艺偏低,墙体石料间常用泥土作粘合剂,粘度较低,易出现残破垮塌。屋顶多采用植物秸秆、抹灰和挂瓦的方式建造,门和窗多采用木头材质,长期使用容易风化腐烂,需要及时更换和修缮。因此历经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传统石砌民居在山东非常少见,现有的大多数石砌民居是民国以来的建筑。此外,传统村落因交通不便,教育与就业机会少等原因,大量的原住民搬出村落,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的村落只剩下老弱病残,出现大量的房屋弃置,传统的古村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与拆除重建的状况(如图 2-3)。在乡村振兴中对传统村落、传统民居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是当前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鲁中南地区传统村落石砌民居的保护、创新利用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境。也有这样的古村落,由于过度注重商业开发,将原住民几乎全部迁出村落进行异地安置,割裂了古村落与原住民的历史文脉,丧失了古村落的原滋原味,忘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初衷与使命。也有许多村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如邹城上九山村、王家庄村,临沂市的竹泉村、枣庄市兴隆庄村(如图 2-4)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活化利用视角下的古村旅游开发研究——以邹城上九山村为例[J]. 张行发,郭静,王庆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上九山村[J]. 晓然. 中国工会财会. 2018(10)
[3]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播意义——以上九山古村落为例[J]. 朱长久. 青年记者. 2017(26)
[4]邹城市上九山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李宁,戴士权,王传武. 人文天下. 2016(19)
[5]精品乡村民宿的生态系统营建研究[J]. 翟健,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6(08)
[6]各地民宿经营模式[J]. 李养田. 中华民居(上旬版). 2016(Z2)
[7]台湾民宿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大陆乡村旅游业的启示[J]. 吴呤颗,陶玉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8]浅析石头村的建筑形式及文化特色——以山东省邹城市上九山村为例[J]. 陈华新,梁璐,文静. 艺术教育. 2015(11)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 童成林. 建筑与文化. 2014(02)
[10]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创新——以鄂西北邱家前湾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为例[J]. 赵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基于适应型策略的传统民居建筑改造研究[D]. 黄淋雨.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幽岚苔影 趣得天然[D]. 邓丽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7
[3]鲁南石砌民居再利用研究[D]. 李晓雯.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王轶楠.重庆大学 2017
[5]从民居到民宿[D]. 陈时洋.重庆大学 2017
[6]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 翟健.浙江大学 2016
[7]非传统乡村民居改造型民宿建筑设计方法探究[D]. 汪谦.南京工业大学 2016
[8]鲁中山区传统石砌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D]. 张晓楠.山东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31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3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