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青城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模式与更新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06:10
从近几年来看,随着城乡一体化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的出现,使得传统民居因无人管制修复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破坏,加之居住者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即使目前有很多学者在呼吁保护传统民居,但传统民居的数量仍在急剧减少。在静态保护模式和“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下,这些饱含历史信息和文化元素的珍贵遗产无法被有效的进行保护,甚至被以保护的名义遭受破坏[1],民居地域性元素也在逐渐不断的流失。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学子更应该重视地域建筑在生态经验设计这方面的重要实践。经资料分析得知,目前我国传统民居正在向现代民居转型,但在其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建筑设计方面的改变,例如在建筑结构和材料等方面,这些改变对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子课题“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2],本论文以现代民居更新设计为目的,首先以青城古镇新旧民居的地域特征、构造材料等为基点进行大量的实态调研;其次,发现其新旧民居合院空间的转型并对其演变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再次,通过定性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的现状
1.1.2 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青城古镇民居实态调研
2.1 青城古镇整体概况
2.1.1 古镇聚落形态
2.1.2 村落空间格局
2.1.3 青城镇人口规模
2.2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实态调研
2.2.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现状
2.2.2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2.2.3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营建特点
2.3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实态调研
2.3.1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现状
2.3.2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建筑特征
2.3.3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营建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青城古镇民居合院空间演变机理分析
3.1 家庭结构变化
3.1.1 传统民居家庭结构
3.1.2 现代民居家庭结构
3.1.3 小结
3.2 居民居住功能变化
3.2.1 待客功能区的变化
3.2.2 院落功能区的变化
3.2.3 小结
3.3 产业结构变化
3.3.1 传统民居产业结构
3.3.2 现代民居产业结构
3.3.3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生态经验分析
4.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要素
4.1.1 中心/精神意义
4.1.2 基座/地形改造
4.1.3 结构/建筑体系
4.1.4 屋顶/遮蔽
4.1.5 立面/比例
4.1.6 外部空间/人造环境
4.1.7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分析基础模型
4.2 青城古镇气候分区与要素
4.2.1 建筑气候分区
4.2.2 建筑气候要素
4.2.3 当地焓湿图分析
4.3 选址规划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3.1 自然资源与村落系统分布
4.3.2 地势与村落系统分布
4.3.3 农田生产力与村落系统分布
4.4 建筑单体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4.1 保温与隔热
4.4.2 日照与遮阳
4.4.3 防风与通风
4.4.4 景观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的更新设计
5.1 城河村83号院的更新设计
5.1.1 建筑概况
5.1.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1.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1.4 更新改造措施
5.1.5 小结
5.2 青城村62号院的更新设计
5.2.1 建筑概况
5.2.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2.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2.4 更新改造措施
5.2.5 小结
5.3 新民村3号院的更新设计
5.3.1 建筑概况
5.3.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3.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3.4 小结
5.4 现代民居案例综合分析
5.4.1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5.4.2 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1.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的生态营建模式
6.1.2 现代民居对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的更新应用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及其对农村养老方式的影响[J]. 王雪峤. 西部学刊. 2019(18)
[2]对现代合院居住模式的思考——基于传统四合院形制的分析[J]. 欧阳莉莉. 建材与装饰. 2018(43)
[3]村庄建筑院落冬季风环境模拟及舒适度研究——以胶东地区左家夼村为例[J]. 郭佩艳,吕太锋,王宇,刘庭风. 建筑节能. 2018(09)
[4]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家庭变迁:轨迹、逻辑与趋势[J]. 林晓珊.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5)
[5]古镇景观设计模式探索——以青城镇景观设计为例[J]. 祁欣. 大众文艺. 2017(08)
[6]浅析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的科学结合[J]. 兰昆,张泽滈. 建筑与文化. 2016(11)
[7]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特色小镇建设纪实——文化悠久 风雅青城[J]. 张建英. 小城镇建设. 2016(11)
[8]新型城镇化下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发展策略探讨——以青城古镇为例[J]. 拓文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08)
[9]甘肃榆中青城古镇旅游营销策略分析[J]. 张飞霞. 山西农经. 2016(07)
[10]基于采光分析的被动式户型优化设计[J]. 卞维锋. 建筑节能. 2015(12)
博士论文
[1]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D]. 朱凤凯.中国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寒冷地区阳光间对农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影响研究[D]. 戴亚威.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传统民居适宜性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张振成.云南大学 2019
[3]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科学化模式与现代设计应用评析[D]. 杨梦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4]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复兴与活力营造[D]. 罗竟人.吉林建筑大学 2018
[5]兰州青城古镇游憩空间布局调适研究[D]. 马景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6]基于BIM技术的乡村民宿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初探[D]. 张睿.青岛理工大学 2018
[7]传统村落中民居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D]. 田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8]传统村落动态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研究[D]. 杨建斌.兰州交通大学 2017
[9]闽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 陈艳芸.福建农林大学 2017
[10]西北砖土混合承重民居安全性能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D]. 梁增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2086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的现状
1.1.2 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青城古镇民居实态调研
2.1 青城古镇整体概况
2.1.1 古镇聚落形态
2.1.2 村落空间格局
2.1.3 青城镇人口规模
2.2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实态调研
2.2.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现状
2.2.2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2.2.3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营建特点
2.3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实态调研
2.3.1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现状
2.3.2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建筑特征
2.3.3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营建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青城古镇民居合院空间演变机理分析
3.1 家庭结构变化
3.1.1 传统民居家庭结构
3.1.2 现代民居家庭结构
3.1.3 小结
3.2 居民居住功能变化
3.2.1 待客功能区的变化
3.2.2 院落功能区的变化
3.2.3 小结
3.3 产业结构变化
3.3.1 传统民居产业结构
3.3.2 现代民居产业结构
3.3.3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生态经验分析
4.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要素
4.1.1 中心/精神意义
4.1.2 基座/地形改造
4.1.3 结构/建筑体系
4.1.4 屋顶/遮蔽
4.1.5 立面/比例
4.1.6 外部空间/人造环境
4.1.7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分析基础模型
4.2 青城古镇气候分区与要素
4.2.1 建筑气候分区
4.2.2 建筑气候要素
4.2.3 当地焓湿图分析
4.3 选址规划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3.1 自然资源与村落系统分布
4.3.2 地势与村落系统分布
4.3.3 农田生产力与村落系统分布
4.4 建筑单体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4.1 保温与隔热
4.4.2 日照与遮阳
4.4.3 防风与通风
4.4.4 景观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青城古镇现代民居的更新设计
5.1 城河村83号院的更新设计
5.1.1 建筑概况
5.1.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1.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1.4 更新改造措施
5.1.5 小结
5.2 青城村62号院的更新设计
5.2.1 建筑概况
5.2.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2.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2.4 更新改造措施
5.2.5 小结
5.3 新民村3号院的更新设计
5.3.1 建筑概况
5.3.2 对传统民居文化营建要素的应用
5.3.3 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3.4 小结
5.4 现代民居案例综合分析
5.4.1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5.4.2 营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1.1 青城古镇传统民居的生态营建模式
6.1.2 现代民居对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的更新应用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及其对农村养老方式的影响[J]. 王雪峤. 西部学刊. 2019(18)
[2]对现代合院居住模式的思考——基于传统四合院形制的分析[J]. 欧阳莉莉. 建材与装饰. 2018(43)
[3]村庄建筑院落冬季风环境模拟及舒适度研究——以胶东地区左家夼村为例[J]. 郭佩艳,吕太锋,王宇,刘庭风. 建筑节能. 2018(09)
[4]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家庭变迁:轨迹、逻辑与趋势[J]. 林晓珊.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5)
[5]古镇景观设计模式探索——以青城镇景观设计为例[J]. 祁欣. 大众文艺. 2017(08)
[6]浅析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的科学结合[J]. 兰昆,张泽滈. 建筑与文化. 2016(11)
[7]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特色小镇建设纪实——文化悠久 风雅青城[J]. 张建英. 小城镇建设. 2016(11)
[8]新型城镇化下大城市周边历史城镇发展策略探讨——以青城古镇为例[J]. 拓文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08)
[9]甘肃榆中青城古镇旅游营销策略分析[J]. 张飞霞. 山西农经. 2016(07)
[10]基于采光分析的被动式户型优化设计[J]. 卞维锋. 建筑节能. 2015(12)
博士论文
[1]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D]. 朱凤凯.中国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寒冷地区阳光间对农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影响研究[D]. 戴亚威.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传统民居适宜性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张振成.云南大学 2019
[3]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科学化模式与现代设计应用评析[D]. 杨梦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4]兰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复兴与活力营造[D]. 罗竟人.吉林建筑大学 2018
[5]兰州青城古镇游憩空间布局调适研究[D]. 马景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6]基于BIM技术的乡村民宿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初探[D]. 张睿.青岛理工大学 2018
[7]传统村落中民居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D]. 田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8]传统村落动态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研究[D]. 杨建斌.兰州交通大学 2017
[9]闽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 陈艳芸.福建农林大学 2017
[10]西北砖土混合承重民居安全性能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D]. 梁增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2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3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