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马鞍山线高架车站核心区功能结合和空间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23:09
轨道交通的发展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如今已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车站建设的重要课题。而在线路敷设方式选择上,境内许多城市的选择“重地下轻地上”,从而导致了我国轨道交通的成本较高。反观香港,在对敷设方式的选择上,较多选择了以轨道交通高架线路作为连接中心城区与市郊的纽带。因此,本文以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核心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香港马鞍山线沿线车站为案例,基于功能结合以及空间组织对核心区城市空间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篇在已有的关于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核心区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对选取的香港马鞍山线沿线车站核心区进行现状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根据时间线梳理香港轨道交通以及香港新市镇发展历史,并总结提出香港新市镇计划中与轨道交通的联系以及马鞍山新市镇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类型;第三部分:首先对于马鞍山沿线车站核心区功能结合的分析主要从功能分类、功能组合方式以及功能结合模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其次在对核心区空间组织的分析时,将核心区内的空间分为点状空间、线装空间以及面状空间,并对其空间组合方式进行归纳,分别有散点分布式,线性延伸式以及圈层扩散式;第四部分...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厦门市拟建轨道交通线路图
香港轨道交通线路图
香港2011年交通习惯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经济特征探究[J]. 冀锐奇.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8)
[2]轨交站域的人流、商业与城市设计——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J]. 徐磊青,马晨,周峰,唐枫. 建筑学报. 2015(S1)
[3]大城市铁路客站邻接区用地构成及强度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国内外大城市铁路客站邻接区用地解析和规划思考[J]. 崔叙,沈中伟,毛菲. 规划师. 2015(S2)
[4]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分析及规划建议[J]. 袁铭,庄宇. 规划师. 2015(06)
[5]特性·模型·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行人微观仿真初探[J]. 褚冬竹,林雁宇. 建筑学报. 2015(03)
[6]深度“捆绑”的价值——香港“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概述与启示[J]. 李孟然. 中国土地. 2013(10)
[7]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商业空间调查及使用后评价研究[J]. 夏海山,钱霖霖. 南方建筑. 2013(02)
[8]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建筑造型研究[J]. 张瑾.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3)
[9]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分类及适用研究[J]. 赵毓成,李文会. 铁道标准设计. 2013(01)
[10]香港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模式[J]. 刘立. 交通与运输. 2012(05)
博士论文
[1]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 王晶.天津大学 2011
[2]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 陈方红.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 王建聪.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市郊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 方弘毅.华侨大学 2017
[2]轨道交通车站站域城市设计之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研究[D]. 刘润深.华侨大学 2017
[3]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通达性设计初探[D]. 刘刚.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 丁园园.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初探[D]. 王新.北京交通大学 2014
[6]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与建筑综合体一体化设计研究[D]. 邱盼.西南交通大学 2014
[7]重庆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空间利用研究[D]. 赵畅.重庆大学 2014
[8]基于TOD的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初探[D]. 刘婧祎.北京交通大学 2013
[9]基于TOD与S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布局研究[D]. 徐明明.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0]基于使用行为的地铁站地下换乘空间评价方法研究[D]. 李晋琦.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54935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厦门市拟建轨道交通线路图
香港轨道交通线路图
香港2011年交通习惯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经济特征探究[J]. 冀锐奇.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8)
[2]轨交站域的人流、商业与城市设计——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J]. 徐磊青,马晨,周峰,唐枫. 建筑学报. 2015(S1)
[3]大城市铁路客站邻接区用地构成及强度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国内外大城市铁路客站邻接区用地解析和规划思考[J]. 崔叙,沈中伟,毛菲. 规划师. 2015(S2)
[4]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使用分析及规划建议[J]. 袁铭,庄宇. 规划师. 2015(06)
[5]特性·模型·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行人微观仿真初探[J]. 褚冬竹,林雁宇. 建筑学报. 2015(03)
[6]深度“捆绑”的价值——香港“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概述与启示[J]. 李孟然. 中国土地. 2013(10)
[7]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商业空间调查及使用后评价研究[J]. 夏海山,钱霖霖. 南方建筑. 2013(02)
[8]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建筑造型研究[J]. 张瑾.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3)
[9]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分类及适用研究[J]. 赵毓成,李文会. 铁道标准设计. 2013(01)
[10]香港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模式[J]. 刘立. 交通与运输. 2012(05)
博士论文
[1]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 王晶.天津大学 2011
[2]城市对外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 陈方红.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 王建聪.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市郊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 方弘毅.华侨大学 2017
[2]轨道交通车站站域城市设计之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研究[D]. 刘润深.华侨大学 2017
[3]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通达性设计初探[D]. 刘刚.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 丁园园.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初探[D]. 王新.北京交通大学 2014
[6]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与建筑综合体一体化设计研究[D]. 邱盼.西南交通大学 2014
[7]重庆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空间利用研究[D]. 赵畅.重庆大学 2014
[8]基于TOD的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初探[D]. 刘婧祎.北京交通大学 2013
[9]基于TOD与S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布局研究[D]. 徐明明.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0]基于使用行为的地铁站地下换乘空间评价方法研究[D]. 李晋琦.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54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5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