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大数据法及空间句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使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5 17:19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法及空间句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使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每日刷新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的网络事物新鲜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大数据就是其中一个。大数据方法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渗入,也逐渐打开了风景园林人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本研究通过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大数据法及空间句法理论,选择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两个方法相结合,并且提出适合风景园林学者使用的PS-IPP方法进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提高了研究的效率。本文选取2015年9月-10月期间的工作日、休息日与节日中的典型日,通过空间句法与大数据法的研究,对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的空间层次、人口活跃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层次适中,交通路线分明,校园空间划分明确;(2)校园内90%以上的活动发生在教学科研区与生活区内,教学、科研和生活类的活动类型决定了使用者在校园内的主要活动状态;(3)校园园林空间的使用率低;(4)校园内通过人为管理的手段对校园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通过大数据法的研究表明,使用空间句法进行的高校校园空间研究,在表达设计者的设计初衷,并预测实际投入使用后会发生的问题中有效;(6)校园内存在交通通勤’的问题;(7)本文创新使用的PS-IPP图像处理方法和数据批处理方式被证明在分析校园活动情况中有效。
【关键词】:大数据法 空间句法 百度地图热力图 空间分析 浙大紫金港校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4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1 绪论12-3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目的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相关理论基础14-32
  • 1.2.1 空间句法理论14-21
  • 1.2.2 地图类大数据可视化产品的应用21-29
  • 1.2.3 浙大紫金港校区在使用中已出现的问题29-32
  • 1.3 概念阐述及研究范围界定32-34
  • 1.3.1 互联网相关描述术语的界定32
  • 1.3.2 热力图、百度热力图和百度地图热力图概念的界定与阐释32-33
  • 1.3.3 研究范围界定33-34
  • 1.4 研究内容34
  • 1.5 研究方法34-35
  • 1.5.1 文献检索法34-35
  • 1.5.2 空间句法35
  • 1.5.3 大数据法35
  •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和问题35-36
  • 1.7 技术路线36-37
  • 2 浙大紫金港校区空间形式概述37-47
  • 2.1 建筑物37-41
  • 2.2 道路交通41-42
  • 2.3 园林空间42-44
  • 2.4 水体44-45
  • 2.5 锻炼和户外活动空间45
  • 2.6 人文景观45-47
  • 3 基于空间句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空间研究47-61
  • 3.1 空间句法数据来源及轴线图绘制47-48
  • 3.1.1 空间句法的数据来源47
  • 3.1.2 轴线图绘制标准47-48
  • 3.2 校园空间层次评价48-52
  • 3.3 可理解度分析52-54
  • 3.4 整合度分析54-59
  • 3.4.1 整合度核心54
  • 3.4.2 全局整合度54-57
  • 3.4.3 局部整合度57-59
  • 3.5 本章小结59-61
  • 4 基于大数据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的空间使用研究61-108
  • 4.1 数据、软件与方法61-68
  • 4.1.1 研究数据来源61
  • 4.1.2 研究软件的选取和使用61-67
  • 4.1.3 研究方法67-68
  • 4.2 预测量68-75
  • 4.2.1 定标及单位像元面积δ的定值68-69
  • 4.2.2 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人口密度值d69-70
  • 4.2.3 分色选择70-71
  • 4.2.4 调试测量环境71
  • 4.2.5 宏文件的编制71-73
  • 4.2.6 确定校正系数73-75
  • 4.3 预实验75-86
  • 4.3.1 预实验研究目的75
  • 4.3.2 预实验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75
  • 4.3.3 预实验内容75-78
  • 4.3.4 预实验数据分析78-84
  • 4.3.5 小结84-86
  • 4.4 式实验86-108
  • 4.4.1 实验目的86
  • 4.4.2 实验研究对象和时间86
  • 4.4.3 实验内容86-87
  • 4.4.4 实验数据分析87-106
  • 4.4.5 实验结论106-108
  • 5 结论与展望108-114
  • 5.1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108-111
  • 5.1.1 主要特征和结论108-109
  • 5.1.2 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讨论109-110
  • 5.1.3 问题改进建议110-111
  • 5.2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11-112
  • 5.2.1 本文的创新点111
  • 5.2.2 研究的不足之处111-112
  • 5.3 研究展望112-114
  • 参考文献114-117
  • 插图和附表清单117-120
  • 插图清单117-119
  • 附表清单119-120
  • 附录1 本文实验中所编制的脚本文件代码120-123
  • 附录2 本文实验中分区人口活跃情况测算统计表123-131
  • 作者简历1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组团[J];建筑与文化;2005年09期

2 梁志超;包莹;;整合设计的探索——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与广东医学院松山湖校区两个公共教学实验楼群的设计[J];华中建筑;2008年06期

3 黎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信息中心A、C楼[J];华中建筑;2009年04期

4 王子平;王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在学校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的互动双赢作用[J];浙江建筑;2009年09期

5 崔a7;周旭梁;;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组团[J];城市环境设计;2012年Z2期

6 毛联平;;湿地聚落——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后勤地块规划方案设计[J];安徽建筑;2012年04期

7 张钧;;浙大紫金港校区绿色节水工程实例[J];山西建筑;2013年01期

8 董丹申,李宁,杨易栋;校园介入环境的不同方式——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05年09期

9 朱宇恒 ,金晓莹 ,吴伟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评述[J];建筑学报;2005年03期

10 朱宇恒;魏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西区规划[J];建筑与文化;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激;张均;王靖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活、消防给水设计[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2 冯磊;黄亦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对策[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邓国芳;推动市校战略合作再上新台阶[N];杭州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艺瑶;基于大数据法及空间句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使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数据法及空间句法的浙大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使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08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