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粤剧演员发声特性及其演出厅堂响度主观优选

发布时间:2021-04-02 06:29
  中国戏曲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戏曲声源特性数据相对匮乏,其演出厅堂音质设计多参照西洋歌剧院音质设计理论,缺乏独立系统的科学研究。粤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粤剧为研究对象,对粤剧演员的发声频率特性和声功率进行测试,并对粤剧院的响度进行主观优选。综述粤剧音乐、行当、伴奏乐器和乐队的发展状况,梳理中国戏曲观演场所的演变过程,对比中国传统戏曲戏场和中国近现代戏曲剧院在舞台空间、乐队位置和观众厅规模等方面的异同,发现从演员发声特性入手对我国戏曲厅堂音质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在全消声室内采用长时平均谱LTAS的分析方法,对粤剧演员发声频率特性进行测试。测试选取了14位粤剧演员,包括4位文武生、4位花旦、2位老生、2位青衣、1位花脸和1位老旦,针对念白、清唱和语言三种发声方式,在大、中、小三种发声力度下,研究了各行当演员在0.3m处声级、变化范围和发声频率特性,探讨发声频率特性与行当、发声力度、发声方式和发声内容之间的关系。参照国际标准ISO3745,首次在全消声室内搭建球形支架利用多通道测试技术对粤剧演员的声功率进行测试,获得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粤剧演员发声特性及其演出厅堂响度主观优选


乐队伴奏和歌唱声频谱

频谱,变化范围,混响室,声功率级


[41]。图1-3 歌唱变化范围[40]Cabrera在测定歌剧演员歌唱声水平指向性的实验中,为将水平方向的能量与歌唱声在所有频带和方向上的总能量进行对比分析,测量了八位演员的歌唱声总声功率级和声功率级谱[26]。整个实验分别在消声室、混响室和演奏厅中进行,测试人员分别配戴护耳罩和头戴式传声器,以四种不同演唱方式,按照自己的速度演唱同一首意大利歌曲,歌唱时间为40-60s。实验中声功率级测试按照ISO3741:1999《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混响室精密法》在混响室内进行,使用5支传声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歌剧演员的声能量很大,在消声室距歌唱者1m位置处等效连续声级可达100 dB,头戴式传声器的声级达118 dB。在混响室中测得的平均声功率级为107 dB。声功率级频谱显示女性歌手的最大声功率出现在1000Hz

露台,戏台,杂剧,中国戏曲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14图2-1 宋代《乐书》中所载“熊罢案”[62]2.2.2 宋元时期宋代杂剧盛行,文化艺术达到全面繁荣和高度成熟,出现了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即寺院中或寺院外的露台。露台是高出地面的台子,多为石、砖、土砌筑,是中国最早的演出设施,也是中国传统戏台的雏形,在中国传统戏台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露台的出现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但遇到雨天仍无法正常演出,因此在固定的露台上加上顶盖就形成了戏台。众所周知,宋代杂剧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而宋代勾栏的出现为中国戏曲走向成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87]。勾栏是将乐棚和看棚相结合,组成比较完整的建筑化戏场,供民间经常性营业演出使用,是一种固定化演出场所。杂剧的性质和表演方式决定了从没有前后台之分的乐棚向有前后台区分的完整戏台的转变。勾栏的正面是“钟楼模样”的戏台建筑


本文编号:311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1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