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共生观念下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5:34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大国,长期以来天人合一的共生思想观念下,无论是村落空间形态、还是生产生活方式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特征。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城市扩张造成了城市近郊村落的消亡,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迁移和聚集导致了广袤乡村的空洞化。与物理形态上的传统村落衰败相比,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外来入侵,以及村落旅游的过度开发,使传统村落比任何时候都要快速的消失。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关注的焦点和创作的来源。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公共性,以及艺术创作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公众视野,成为传统村落更新的新生力量。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现象普遍趋势化,乡村建设实践模式普遍多元化的现象下,以“艺术介入”作为方法手段,思考如何通过艺术介入建设和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实现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其历史文脉的进一步传承。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引入则是为了探索艺术介入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共生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的共生思想,将共生思想的理论“圣域论与中间领域论”、“历时性与共时性”、“异质文化共生”、“子整体理论”、“人与自然共生”进...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共生观念下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仿古特色小镇:贵州省遵义市仁(a)

趋势图,村落,中国传统,相关文献


第1章绪论4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艺术介入传统村落建设的文献综述(1)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文献综述首先通过中国知网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总数6050篇。相关文献发表自2012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图1.3),由2012年的122篇,到2020年的预测值为1258篇。由此可见,自2012年,国家明确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概念之后,中国传统村落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更加掀起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的热潮。图1.3“中国传统村落”相关文献年度发表趋势①为了解艺术介入中国传统村落建设的相关文献研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艺术介入传统村落”、“艺术”并含“传统村落建设”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对象,进行“高级”检索。截止到2019年底,得到相关文献102篇,其中博士论文12篇,硕士论文82篇,期刊10篇。如图所示(图1.3a),文献发表年份均为2000年之后,艺术介入传统村落的建设潮流也正是于2000年之后发展起来。①图片来源:http://trend.cnki.net/

方向图,村落,相关文献,相关研究


第1章绪论5图1.4(a)“艺术介入传统村落”相关文献发表趋势(b)相关研究方向文献数量图从研究主题来看(图1.3b),关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的文献研究居多,艺术介入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只有4篇(表1.1),其中2篇主要内容都只是概述性的把艺术作为介入传统村落的手段之一,并没有对艺术介入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例如介入传统村落具体的措施,以及对传统村落产生的影响,是否能真正促进传统乡村建设,激发传统乡村活力;另外2篇提出了传统村落可以通过“微介入”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和发展,并没有针对性的提到艺术介入方向。表1.1“艺术介入传统村落”相关文献概况时间作者文献标题主要内容2015张耀《浙江典型地区传统村落风貌研究——以桐庐县深澳村为例》该文以协同论和公共艺术论为指导理论,以深澳村为例,提出村落中自然、经济、文化、美学的协同;认为艺术介入是传统村落未来发展方向。2017眭放步《基于微介入策略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以湖北大悟九房沟为例》该文以传统村落湖北大悟九房沟为例,分别从行政层面、技术修复、文化层面三方面提出“微介入”策略,总结传统村落建设思路。2016王羽《地域性村落的现代化之路——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与郎德上寨为例》该文通过对传统村落苗寨调研,结合艺术介入、就地保护、发展旅游三种建设手段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索现代化道路对传统村落的影响。2017罗培恺《闽西传统村落的微介入式更新设计——以福建省璧洲村为例》该文以璧洲村为例,从宏观—村域整合、中观—公共空间营造和微观—住宅更新三个层次,采用“微介入”的方式作为村落更新手段。(笔者自绘,资料来源:知网http://www.cnki.net/)(2)艺术介入乡村文献综述(a)(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再思考——基于福建屏南古村落发展实践的启示[J]. 王孟图.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6)
[2]历史城镇保护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与思考[J]. 曹永茂,李和平.  城市发展研究. 2019(10)
[3]波兰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融合性研究——以波兰南部萨利派村为例[J]. 唐倩琪,谭文姬,彭张颖溢,唐贤巩.  乡村科技. 2019(23)
[4]解读和协商——雨补鲁和板万村的乡土空间重现[J]. 曹卿,陈益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3)
[5]一种不限于建筑学的乡建实验 以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为例[J]. 何崴,李星露.  时代建筑. 2019(01)
[6]碧山、茅贡及景迈山——三种文艺乡建模式的探索[J]. 左靖.  美术观察. 2019(01)
[7]乡土建筑的活化再利用:浅谈碧山工销社及周边建筑改造[J]. 张怡琳,王勇.  公共艺术. 2018(05)
[8]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乡村改造实践[J]. 吕品晶.  世界建筑. 2018(08)
[9]艺术乡建的屏南模式研究[J]. 薛晓芳.  时代农机. 2018(07)
[10]乡村的融入与品性的淡然 徐甜甜的松阳实践评述[J]. 王冬.  时代建筑. 2018(04)

博士论文
[1]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 海佳.华南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传统村落活态保护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丁志华.中国矿业大学 2019
[2]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 刘志浩.青岛理工大学 2019
[3]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景观营造的实践与探索[D]. 宋键.中央美术学院 2018
[4]新农村建设影响下的传统村落更新方法研究[D]. 李佳颖.江南大学 2018
[5]册亨县板万村布依古寨交往空间研究[D]. 欧阳丽.贵州民族大学 2018
[6]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策略探究[D]. 苟民欣.西南大学 2017
[7]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尹子祥.重庆大学 2017
[8]基于扎根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刘婷婷.中央美术学院 2016
[9]基于共生思想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D]. 杨帆.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0]共生与有机融合[D]. 王雪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14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14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