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1:10
本土宗教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道教文化和承载其文化的宗教建筑值得被学术界纳入研究范围。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笔者在研读相关史志文献后,采用实地调研法、历史分析法和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出中国和皖北地区道教的发展历史并统计了历史时期和遗存至今的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分布情况。本文以道教发展历史和道教思想为主线,系统的研究了历史时期和现存道教建筑的地理分布状况、建筑择址类型、建筑特色、建筑型制、建筑空间和建筑景观营造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并对其做出总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研究建筑,就必须先系统的梳理其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以中国道教发展历史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皖北地区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并总结出影响其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皖北地区道教在发展受到地域文化、中国道教发展大环境、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从古至今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以历史文献为依托,结合实地调研...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皖北地区历史时期道教建筑分布图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分布与遗存现状24管鲍祠文庙省级重点寺观禹王宫茅仙洞清天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公祠东岳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陈抟庙柴村庙烈士祠位于AAAA级风景区岳武穆王庙火神庙朱公祠图3.2皖北地区现存道教建筑分布图图片来源:据皖北地区各市、县的市志、县志中对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和实地考察自绘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分布与遗存现状253.2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择址类型3.2.1山林道观因为道教人士对“神仙仙境”有着强烈的追求,所以许多道教建筑择址于名山之上。道教人士认为天地交汇处的名山福地海拔较高、与天相接、神明多出现于此,所以于山巅建造道教宫观,更有利于道士接近神明且不受世俗干扰;信徒若要上山祭拜神明,必须要亲自攀登以显示其诚意,在攀爬的过程中信徒在亲身体会山中的仙境氛围之后会对神明愈发信奉与崇拜;此外还可以体现出道教人士对洞天福地以及仙境的追求。1.位于山巅(1)寿县帝母宫帝母宫坐落于安徽寿县四顶山山顶,老子及南华真人——庄子皆曾在这一带留下足迹。帝母宫内部主殿祭祀神明为“碧霞元君”,所以其又被称为碧霞元君庙,又因为“碧霞元君”被信众们称为“碧霞奶奶”,故帝母宫又被称为奶奶庙。于汉唐时期香火鼎盛的帝母宫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荒废仅留下遗址,明嘉靖十九年帝母宫重新屹立于四顶山山巅(现存建筑为近代重建)并成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作为皖北地区重要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帝母宫内部至今仍有全真派道士修道于此。帝母宫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层层递进、蔚为壮观。道观内部共五进院落,其中主殿“碧霞祠”坐落于建筑中心位置且位于建筑至高处,建筑前有一广场,钟楼鼓楼分别立于两侧,于钟鼓楼向山下望去,便可俯瞰群山(如图3.3,3.4);从建筑群入口戏台位置向山顶眺望,“碧霞祠”仿佛耸立于云霄之上。寿县及其相邻市县的民众每逢农历三月十五便会集结于此祭拜神明,每逢此时帝母宫内部人潮汹涌、香雾腾腾,为当地一大盛况。图3.3帝母宫鸟瞰图图3.4帝母宫与周围群山关系图片来源:谷歌地图截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2)怀远禹王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的文化特点[J]. 焦晓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17(09)
[2]传统与现代皖北乡村民居的特征比较[J]. 张墅阳. 建筑与文化. 2016(12)
[3]清代皖北方志对道家人物、遗迹的著录及其特色——以《亳州志》为例[J]. 程立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4]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意义[J]. 卿希泰. 宗教学研究. 2013(01)
[5]探索新农村背景下的皖北乡村住宅设计[J]. 朱妍林,金蓓.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
[6]安徽道教概述[J]. 吴德良. 中国道教. 1989(01)
博士论文
[1]惠州道教建筑研究[D]. 林超慧.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 陈连波.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 李珉.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吉林市道教建筑特色及营造研究[D]. 董文进.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贵州省道教建筑的空间布局及设计研究[D]. 杜启涛.贵州大学 2015
[3]明清皖北地区的灾荒与神庙信仰的历史演变[D]. 李筱利.厦门大学 2014
[4]巴渝地区道教建筑研究[D]. 陈全慧.重庆大学 2013
[5]明代道教方志研究[D]. 张勇.山东大学 2013
[6]无用之用”:庄子思想与建筑的泛功能化[D]. 吕晨晨.清华大学 2012
[7]江西道教宫观建筑研究[D]. 卢浩.兰州大学 2010
[8]云南道教建筑特色及其文化研究[D]. 何鑫.昆明理工大学 2010
[9]中国道教园林精神空间的构成研究[D]. 苏婧.南京林业大学 2008
[10]楼观台道教建筑研究[D]. 张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517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皖北地区历史时期道教建筑分布图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分布与遗存现状24管鲍祠文庙省级重点寺观禹王宫茅仙洞清天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公祠东岳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陈抟庙柴村庙烈士祠位于AAAA级风景区岳武穆王庙火神庙朱公祠图3.2皖北地区现存道教建筑分布图图片来源:据皖北地区各市、县的市志、县志中对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和实地考察自绘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分布与遗存现状253.2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择址类型3.2.1山林道观因为道教人士对“神仙仙境”有着强烈的追求,所以许多道教建筑择址于名山之上。道教人士认为天地交汇处的名山福地海拔较高、与天相接、神明多出现于此,所以于山巅建造道教宫观,更有利于道士接近神明且不受世俗干扰;信徒若要上山祭拜神明,必须要亲自攀登以显示其诚意,在攀爬的过程中信徒在亲身体会山中的仙境氛围之后会对神明愈发信奉与崇拜;此外还可以体现出道教人士对洞天福地以及仙境的追求。1.位于山巅(1)寿县帝母宫帝母宫坐落于安徽寿县四顶山山顶,老子及南华真人——庄子皆曾在这一带留下足迹。帝母宫内部主殿祭祀神明为“碧霞元君”,所以其又被称为碧霞元君庙,又因为“碧霞元君”被信众们称为“碧霞奶奶”,故帝母宫又被称为奶奶庙。于汉唐时期香火鼎盛的帝母宫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荒废仅留下遗址,明嘉靖十九年帝母宫重新屹立于四顶山山巅(现存建筑为近代重建)并成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作为皖北地区重要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帝母宫内部至今仍有全真派道士修道于此。帝母宫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层层递进、蔚为壮观。道观内部共五进院落,其中主殿“碧霞祠”坐落于建筑中心位置且位于建筑至高处,建筑前有一广场,钟楼鼓楼分别立于两侧,于钟鼓楼向山下望去,便可俯瞰群山(如图3.3,3.4);从建筑群入口戏台位置向山顶眺望,“碧霞祠”仿佛耸立于云霄之上。寿县及其相邻市县的民众每逢农历三月十五便会集结于此祭拜神明,每逢此时帝母宫内部人潮汹涌、香雾腾腾,为当地一大盛况。图3.3帝母宫鸟瞰图图3.4帝母宫与周围群山关系图片来源:谷歌地图截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2)怀远禹王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的文化特点[J]. 焦晓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17(09)
[2]传统与现代皖北乡村民居的特征比较[J]. 张墅阳. 建筑与文化. 2016(12)
[3]清代皖北方志对道家人物、遗迹的著录及其特色——以《亳州志》为例[J]. 程立中.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4]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意义[J]. 卿希泰. 宗教学研究. 2013(01)
[5]探索新农村背景下的皖北乡村住宅设计[J]. 朱妍林,金蓓.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
[6]安徽道教概述[J]. 吴德良. 中国道教. 1989(01)
博士论文
[1]惠州道教建筑研究[D]. 林超慧.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 陈连波.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 李珉.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吉林市道教建筑特色及营造研究[D]. 董文进.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贵州省道教建筑的空间布局及设计研究[D]. 杜启涛.贵州大学 2015
[3]明清皖北地区的灾荒与神庙信仰的历史演变[D]. 李筱利.厦门大学 2014
[4]巴渝地区道教建筑研究[D]. 陈全慧.重庆大学 2013
[5]明代道教方志研究[D]. 张勇.山东大学 2013
[6]无用之用”:庄子思想与建筑的泛功能化[D]. 吕晨晨.清华大学 2012
[7]江西道教宫观建筑研究[D]. 卢浩.兰州大学 2010
[8]云南道教建筑特色及其文化研究[D]. 何鑫.昆明理工大学 2010
[9]中国道教园林精神空间的构成研究[D]. 苏婧.南京林业大学 2008
[10]楼观台道教建筑研究[D]. 张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12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