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蠕变影响的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04:21
  现代木结构因其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纹理美观等优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而我国近年来也因相应政策的实施逐渐重启了对现代木结构的研究。由于普通木材抗拉强度有限,弹性模量较低,变形大缺陷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增强方法,对比众多普通胶合木梁的增强形式,大多增大了胶合木梁的截面尺寸而仍未充分利用木材的抗压性能。针对该问题课题组此前提出了新型组合构件——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并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梁的受弯性能,得出置换率为2/6时的试验梁受弯性能更优且更经济合理的结论。但若想将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应用于工程实践,仍需考虑木材基本特性之一的蠕变对梁长期受力性能的巨大影响。因此本文补充完善课题组关于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在蠕变影响下的长期受力性能研究,填补了空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用价值。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首先,根据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的置换率、加载水平的不同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为极限荷载测定组,用以测定长期加载水平。B、C、D三组分别为加载水平在预估极限荷载的20%、30%、40%时的三组长期试验梁(其中每组包括普通胶合木梁与置换率为1/6和...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蠕变影响的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


图1-1混凝土建筑的弊端??1??

木结构,基本建设,木材,需求量


标志性特点之一的斗拱也被??广泛应用,门窗、屋顶等形式多样,为后世木结构建筑奠定基础;唐代形成的榫卯连接??的梁柱体系已趋于成熟,形成了明确合理的用材制度,生产逐渐标准化,各构件间传力??明确,技术水平丰富多样,体现盛唐风范。而后各朝代积累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在结构、装饰上有一定调整外,也对设计、施工等技术进行改善精进>6]。??建于公元1056年的山西省应县佛宫寺的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塔建筑,气??势宏伟,历经多次强烈地震和战争等仍未破坏,至今依然巍然屹立[7],如图1-2?(a)所??示;故宫的主殿太和殿是我国现存体型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造型庄重,体型宏伟,??代表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辉煌成就[8],如图1-2?(b)所示。??||||??(a)应县木塔?(b)太和殿??图1-2木结构建筑??发展到近代,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木材需求量急剧增加,??森林被大量砍伐,又无足够资金进口木材,且受国外先进思想影响,单一的结构形式已??经不再受社会欢迎,导致20世纪70年代后,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基本停用,随后大专院??2??

青岛,木结构,木材,温哥华


?1绪论???校停开木结构课程,并停止培养研究生,原来从事木结构的教学和科技人员不得不改弦??易辙,木结构学科无形中在中国消亡长达20多年[9]。现今随着国家速生林种植的推进、??退耕还林及鼓励进口木材政策的实施,木材供应量早已足够满足生产需要。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木结构绿色环保、抗震节能、纹理美观、可再??生可持续等特点与之契合,因此木结构复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伴随着我国木结构??的复苏与快速发展,近年来,许多标志性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也已落地建成,如台湾阿里??山火车站(图1-3),是目前台湾最大的木结构车站,此前因“921”地震损毁后重建完??成,所用结构木材及胶合木材均由加拿大进口,采用月台遮棚木质半拱形独特设计,车??站前设有观景平台,给游客极致的观景体验;上海世博会温哥华馆(图1-4),坐落于??世博园浦西板块E区,全部用木结构打造,展现了木材的广泛用途,寓意着可持续且循??环的建筑理念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绿色、创新、宜居”的城市特色。青岛万科小镇游客??中心(图1-5),是国内单体最大的重型木结构项目,采用“木桁架屋顶结构与树状重??木结构”的独特结构形式,使屋面与山的走势遥相呼应,使建筑真正融入与自然环境之??中。??图1-3台湾阿里山火车站?图1-4上海世博会温哥华馆??图1-5青岛万科小镇游客中心??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村住宅现状及木结构的发展前景[J]. 何敏娟,陈俊岭,刘慧群.  建筑技术. 2009(10)
[2]我国木结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 郭伟,费本华,陈恩灵,任海青,周海宾.  木材工业. 2009(02)
[3]木质材料蠕变研究进展[J]. 岳孔,张伟,夏炎,卢晓宁.  木材加工机械. 2008(03)
[4]竹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 单炜,李玉顺.  森林工程. 2008(02)
[5]意杨木材弯曲蠕变特性的初步研究[J]. 李大纲.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01)

硕士论文
[1]结构用重组竹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 李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2]预应力胶合木张弦梁调控效果研究[D]. 姜海新.东北林业大学 2018
[3]基于蠕变影响的可调控配筋胶合木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D]. 陈慧慧.东北林业大学 2017
[4]基于蠕变影响的预应力胶合竹木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D]. 贺铁.东北林业大学 2016
[5]竹质构件长期变形行为研究[D]. 李宁.重庆交通大学 2015
[6]重组竹蠕变性能试验与分析[D]. 吴培增.东北林业大学 2015
[7]基于蠕变影响的预应力胶合木张弦梁长期受弯性能研究[D]. 杨颖伟.东北林业大学 2015
[8]蠕变对弦支胶合木穹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 吴青青.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9]现代胶合木构件拼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张鹤岚.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木质梁变湿蠕变行为规律的研究[D]. 黄宇翔.西南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0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