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街区理念下的杭州亚运村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8:11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存大量大型“封闭小区”引发的城市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交通拥堵、生活街道活力和就业空间的丧失等。针对这些“城市病”,2016年2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的要求。由此“开放街区”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文在对“开放街区”领域内的背景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开放街区”的定义,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归纳其理论要点;同时对国内外的成功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归纳其模式的形态特征和要点。其次,论证“开放街区”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由于“封闭小区”所引发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并从街区尺度、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和多样化设计方面提出“开放街区”模式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最后,作者通过具体的项目,以杭州市亚运村城市设计为例,运用本次研究所提出来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示例,并进行总结和研究展望。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对国内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尤其是“开放街区”模式的空间形态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提出一些积极的建...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论文研究框架??
它对所有人没有偏见的敞开。??“回归琐碎”是鲍赞巴克对城市设计的理解,他倡导“开放街区”,并在巴黎进行??实践。包括在巴黎欧风路209户住宅设计中首次使用了“开放街区”的设计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街道、街坊和邻里结合的模式。此外在马塞纳新区也进行了“开放街区”的??实践。鲍赞巴克认为街道是开放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社交空间,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这不是由建筑本身的形态和实体决定的,而是由建筑、道??路和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场所决定的。??r??L_J??图2.1鲍赞巴克的巴黎欧风路209户住宅设计来源:网络??当时在法国现代主义浪潮下建设的大尺度住宅模式下,留存有许多被包围,且不规??则的、零碎的、面积小的地块,这些地块大多已没有建设成规模的住宅、商业或者其他??建筑的可能。鲍赞巴克正是针对这些地块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可以利用??尺度小的建筑单元组合形成连续的、多样性的街区界面,具有商业等日常服务功能,从??家里推门出来可以很快的到达街道、到达城市空间。而街道具有、并保持有机的开放性。??此外,街道应是多功能的混合空间。首先,各种公共场域和设施都设置在社区中,使人??们的需求能在社区内得到满足。其次,城市也是一个凝聚了人们过去和未来、古典与现??代的博物馆,街区设计也应使人们能感受到城市是那些地标性建筑物的聚集区[2]。??从鲍赞巴克的马赛纳新区的实践来看,开放街区主要是以街区制生活为核心,塑造??邻里和谐、功能复合、多样化生活、促进社交的城市构建模式。??因此“开放街区”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6??
??含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干线,也包括公交干线,以公交站点或轨道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混合型城市中心或城市社区。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让居民和工作者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41。??"公夂畫千嬗??論■鑫\??JHHHf?^?Ka?';??^?—r ̄?、棚罐??\?、、?一,、/?、、、、_々??、、、?一?z’??、??—一?z??图2.3?TOD模式示意图来源:网络??TOD模式广泛应用于世界的城市建设之中。日本东京,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高集??中度的城市内部交通,围绕城市铁路通过用地控制实行TOD模式发展策略,以当时开??发新宿副中心为例,商业、娱乐、办公等城市功能建筑混合集中在城市铁路站点周边。??人们可在这些区域满足各种活动需求,所以轨道交通是出入该区域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此外围绕该区域和铁路沿线设置的居住区,能通过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和公交线路相互??联系,引导人们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TO?D模式理论的核心观点归纳如下:??(1)通过土地引导安排,将混合的城市公共功能集中在公共交通枢纽或者站点;??(2)构建方便、快捷、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体系。??2.2.5十五分钟生活圈??2016年2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建筑??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圳南山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J]. 梁爽,高文秀. 规划师. 2019(09)
[2]基于开放街区理论对中国居住小区模式探讨[J]. 张旭州,满兵兵. 中国住宅设施. 2019(02)
[3]基于TOD模式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研究[J]. 赵光惠. 低碳世界. 2018(11)
[4]从新城市主义到形态控制准则——美国城市地块形态控制理念与工具发展及启示[J]. 章征涛,宋彦,丁国胜,李志明.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4)
[5]重塑街区道路公共性——巴塞罗那“大街区”规划的理念、实践和启示[J]. 廖开怀,蔡云楠.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3)
[6]“窄马路、密路网”理念下的衡阳市开放街区研究[J]. 糜毅,田叶,许媛媛,方明,蒋程遥. 居舍. 2018(10)
[7]封闭,抑或开放:街区制的欧美经验与中国镜鉴[J]. 闫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以“开放街区”的本质探讨该话题在中国的适应性应用[J]. 朱旭栋.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7)
[9]香港“窄马路、密路网”与开放式街区是如何建成的?[J]. 姚婕,杨彦琴. 杭州(我们). 2017(01)
[10]关于开放街区的讨论[J]. 杨保军. 城市规划. 2016(12)
硕士论文
[1]开放街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水系空间的复兴策略研究[D]. 罗玮.苏州科技大学 2018
[2]街道空间介入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营造策略[D]. 朱芷仪.中央美术学院 2018
[3]城市街区混合功能开发规划研究[D]. 翟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705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论文研究框架??
它对所有人没有偏见的敞开。??“回归琐碎”是鲍赞巴克对城市设计的理解,他倡导“开放街区”,并在巴黎进行??实践。包括在巴黎欧风路209户住宅设计中首次使用了“开放街区”的设计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街道、街坊和邻里结合的模式。此外在马塞纳新区也进行了“开放街区”的??实践。鲍赞巴克认为街道是开放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社交空间,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这不是由建筑本身的形态和实体决定的,而是由建筑、道??路和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场所决定的。??r??L_J??图2.1鲍赞巴克的巴黎欧风路209户住宅设计来源:网络??当时在法国现代主义浪潮下建设的大尺度住宅模式下,留存有许多被包围,且不规??则的、零碎的、面积小的地块,这些地块大多已没有建设成规模的住宅、商业或者其他??建筑的可能。鲍赞巴克正是针对这些地块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可以利用??尺度小的建筑单元组合形成连续的、多样性的街区界面,具有商业等日常服务功能,从??家里推门出来可以很快的到达街道、到达城市空间。而街道具有、并保持有机的开放性。??此外,街道应是多功能的混合空间。首先,各种公共场域和设施都设置在社区中,使人??们的需求能在社区内得到满足。其次,城市也是一个凝聚了人们过去和未来、古典与现??代的博物馆,街区设计也应使人们能感受到城市是那些地标性建筑物的聚集区[2]。??从鲍赞巴克的马赛纳新区的实践来看,开放街区主要是以街区制生活为核心,塑造??邻里和谐、功能复合、多样化生活、促进社交的城市构建模式。??因此“开放街区”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6??
??含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干线,也包括公交干线,以公交站点或轨道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混合型城市中心或城市社区。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让居民和工作者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41。??"公夂畫千嬗??論■鑫\??JHHHf?^?Ka?';??^?—r ̄?、棚罐??\?、、?一,、/?、、、、_々??、、、?一?z’??、??—一?z??图2.3?TOD模式示意图来源:网络??TOD模式广泛应用于世界的城市建设之中。日本东京,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和高集??中度的城市内部交通,围绕城市铁路通过用地控制实行TOD模式发展策略,以当时开??发新宿副中心为例,商业、娱乐、办公等城市功能建筑混合集中在城市铁路站点周边。??人们可在这些区域满足各种活动需求,所以轨道交通是出入该区域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此外围绕该区域和铁路沿线设置的居住区,能通过景观良好的步行系统和公交线路相互??联系,引导人们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TO?D模式理论的核心观点归纳如下:??(1)通过土地引导安排,将混合的城市公共功能集中在公共交通枢纽或者站点;??(2)构建方便、快捷、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体系。??2.2.5十五分钟生活圈??2016年2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建筑??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圳南山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J]. 梁爽,高文秀. 规划师. 2019(09)
[2]基于开放街区理论对中国居住小区模式探讨[J]. 张旭州,满兵兵. 中国住宅设施. 2019(02)
[3]基于TOD模式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研究[J]. 赵光惠. 低碳世界. 2018(11)
[4]从新城市主义到形态控制准则——美国城市地块形态控制理念与工具发展及启示[J]. 章征涛,宋彦,丁国胜,李志明.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4)
[5]重塑街区道路公共性——巴塞罗那“大街区”规划的理念、实践和启示[J]. 廖开怀,蔡云楠.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3)
[6]“窄马路、密路网”理念下的衡阳市开放街区研究[J]. 糜毅,田叶,许媛媛,方明,蒋程遥. 居舍. 2018(10)
[7]封闭,抑或开放:街区制的欧美经验与中国镜鉴[J]. 闫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以“开放街区”的本质探讨该话题在中国的适应性应用[J]. 朱旭栋.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7)
[9]香港“窄马路、密路网”与开放式街区是如何建成的?[J]. 姚婕,杨彦琴. 杭州(我们). 2017(01)
[10]关于开放街区的讨论[J]. 杨保军. 城市规划. 2016(12)
硕士论文
[1]开放街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水系空间的复兴策略研究[D]. 罗玮.苏州科技大学 2018
[2]街道空间介入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营造策略[D]. 朱芷仪.中央美术学院 2018
[3]城市街区混合功能开发规划研究[D]. 翟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1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21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