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基于视频分析的电梯内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软件研发

发布时间:2021-07-26 08:15
  高层建筑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而其中的垂直升降电梯设备则成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安防需求日益凸显,电梯轿厢内普遍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其人工盯防的方式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监控效果。使用相关算法在轿厢内实现注册用户、陌生访客以及黑名单人员的自动识别,可以有效提升楼宇的安防水平,并改善电梯的使用体验,因而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电梯内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在对电梯轿厢实现实时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实现监控画面内人脸的检测与识别。系统能够对轿厢内拍摄的高清视频进行实时传输、解码操作,并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解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以实现轿厢内人员的检测与识别。系统可以根据识别结果判断轿厢内人员为注册用户、陌生访客或是黑名单人员,并据此采取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此外系统还实现有监控视频的存储、索引和下载功能,为了提高存储的利用率以及索引的速度,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专用的存储结构与索引算法以优化视频的存储与索引。同时系统还实现有语音对讲功能,以实现轿厢内应急电话与值班室电话之间的语音通讯。最后系统集成有相关协议模...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视频分析的电梯内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软件研发


图2.2?RTSP状态机模型??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编解码,整合层


?第2章相关技术??如图2.3所示,OpenMAX框架主要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AL)、整??合层(Integration?Layer?,?IL)与开发层(Development?Layer,?DL)这三个部分。??应用层用于为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编解码相关的API接口。??整合层用于抽象底层的编解码硬件的通用接口,其中将具体的音频、视频的??编解码硬件抽象为组件(component),通过组件定义的一组通用接口实现对不同??硬件实现的抽象。软件开发者通过整合层实现抽象的编解码操作与底层编解码硬??件实现之间的转换。??开发层用于抽象编解码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路径,例如滤波、图像处理、色域??转换等。这些标准接口由芯片开发者定义实现

示意图,线程,元素,流水线


I—?!?I?—?11—?{?I??I_.__J?I?I?I??i?1?I?I?|___I?I?L?1??图2.4?GStreamer流水线示意图1461??GStreamer框架内部使用多线程机制实现,出于性能考虑,并不是每个元素??都会创建单独的线程,而是其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创建线程,而相邻的多个元素共??用该线程,即该线程负责调度相邻的多个元素的数据处理操作。元素的调度特性??分为pull-mode与push-mode两类,元素的端口描述了该元素的调度特性。当元??素的输入端口(sinkpad)工作在pull-mode时,此时会创建一个线程,该线程会??调用上一个元素的pull_range()函数以获取数据。而当元素的输出端口(srcpad)??工作在push-mode时,此时也会创建一个线程,该线程会沿着流水线依次调用下??一个元素的chain?function函数以将数据传递给下一个元素。如图2.5所示为一个??流水线内部多线程实现的不意图。其中的queue2元素同时工作在pull-mode与??push-mode,因而该元素会创建一个线程以获取上一个元素即networked?source??元素输出的数据;同时该元素会创建另一个线程以将数据传递给流水线中的下一??个元素,即该线程会将数据依次传递给之后的parser、decoder、audio?sink元素。??|?thread?1?|?thread?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指纹识别的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 糜元根,程欣欣,季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08)

硕士论文
[1]电梯轿厢内乘客异常行为检测[D]. 朱玉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3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03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