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4:05

  本文关键词: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一种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此类冷弯薄壁型钢截面经过多次冷弯和焊接加工成型,具有截面材料分布合理、钢材利用率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重量比。然而,针对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设计计算的方法在现行规范中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其整体稳定性能进行研究,确定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设计计算方法,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试验分析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研究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能。通过板材及弯角拉伸试验得到母材及其发生冷弯、焊接效应后的强度指标和变形性能等重要特性参数;通过柱段轴压试验测得考虑冷弯、焊接效应影响下的全截面屈服强度及强度破坏模式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通过中、长柱轴压试验测得稳定破坏模式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通过ANSYS有限元方法拟合试验结果,补充更多计算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并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规定的柱子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冷弯效应的影响下,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全截面屈服强度大大提高,可参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中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全截面的屈服强度。(2)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在轴心受压下,未出现板件局部屈曲和整体扭转变形,最终破坏模式为整体弯曲失稳破坏。(3)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可参考《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b类截面柱子曲线进行计算。(4)此类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在特定位置开孔及开孔的数量对整体稳定性能无影响。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 异形截面 轴压构件 整体稳定 设计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冷弯薄壁型钢受压构件的应用及研究现状12-20
  • 1.2.1 工程应用12-13
  • 1.2.2 研究现状13-16
  • 1.2.3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16-18
  • 1.2.4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方法18-20
  • 1.3 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材性试验研究22-29
  • 2.1 概述22
  • 2.2 试验目的22
  • 2.3 试件设计22-24
  • 2.4 试验设备24-25
  • 2.5 试验加载过程25-26
  • 2.6 试验结果26-28
  • 2.6.1 试件的破坏形式26
  • 2.6.2 数据处理26-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柱轴压试验研究29-63
  • 3.1 概述29
  • 3.2 试验目的29-30
  • 3.3 试件设计30-32
  • 3.4 试件屈服强度及极限承载力32-33
  • 3.5 构件初弯曲33-35
  • 3.6 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35-40
  • 3.6.1 试验装置35-37
  • 3.6.2 测点布置37-40
  • 3.7 试验加载过程40-41
  • 3.8 柱段试验结果及分析41-46
  • 3.8.1 荷载—轴向位移曲线41-43
  • 3.8.2 应力—应变曲线43-45
  • 3.8.3 试件的破坏形式45-46
  • 3.9 长柱试验结果及分析46-56
  • 3.9.1 荷载—轴向位移曲线47-49
  • 3.9.2 荷载—侧向位移曲线49-50
  • 3.9.3 试件端部转动50-51
  • 3.9.4 应力—应变曲线51-54
  • 3.9.5 试件的破坏形式54-56
  • 3.10 中短柱试验结果及分析56-58
  • 3.10.1 荷载—轴向位移曲线56
  • 3.10.2 应力—应变曲线56-57
  • 3.10.3 试件的破坏形式57-58
  • 3.11 试件的扭转测量结果58-59
  • 3.12 荷载初始偏心距测量结果59-60
  • 3.13 柱子曲线60-61
  • 3.14 本章小结61-63
  • 第四章 ANSYS有限元屈曲分析63-78
  • 4.1 概述63-64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64-66
  • 4.3 特征值屈曲分析66-67
  • 4.3.1 特征值屈曲分析简介66
  • 4.3.2 特征值屈曲分析步骤66-67
  • 4.4 非线性屈曲分析67-68
  • 4.4.1 非线性屈曲分析简介67-68
  • 4.4.2 非线性屈曲分析步骤68
  • 4.5 ANSYS有限元方法验证68-71
  • 4.5.1 特征值屈曲分析验证68-70
  • 4.5.2 非线性屈曲分析验证70-71
  • 4.6 有限元参数分析71-77
  • 4.6.1 拟合试验结果71-73
  • 4.6.2 参数分析73-74
  • 4.6.3 开孔及开孔数量的影响74-77
  • 4.7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5.1 结论78
  • 5.2 展望与不足78-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惠光,张跃峰;《低层冷弯薄壁型钢建筑技术规程》编制背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07期

2 殷惠光,张跃峰;冷弯薄壁型钢建筑体系的墙架结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12期

3 管昌生;赵祥礼;代庆生;;Z形冷弯薄壁型钢连续墙梁的计算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2期

4 肖启仁;樊江;;中国和北美冷弯薄壁型钢有效宽度计算方法对比[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5 曲鹏远;刘永娟;孙长江;王志刚;姜海燕;;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与研究现况[J];科技风;2008年11期

6 曲鹏远;刘永娟;孙长江;王志刚;姜海燕;;冷弯薄壁型钢的应用与研究现况[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8年12期

7 苗二萍;张景旺;刘小峰;;冷弯薄壁型钢梁弯曲变形计算公式折减系数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田国平;南晶晶;吕金宝;;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及活动房屋底盘的设计[J];钢结构;2008年09期

9 惠颖;余巧萍;;我国规范用于计算其他强度冷弯薄壁型钢梁的适用性[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10 袁卫宁;常伟;李坤;;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柱畸变屈曲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坤;李元齐;沈祖炎;;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研究现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武胜;张厚;王伟;;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力学性能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丽娜;田国平;;冷弯薄壁型钢活动房屋中的底盘的设计[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郭耀杰;翟伟;涂崇巍;;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拉铆钉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伟;何保康;蒋路;;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分析综述[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飞;李元齐;沈祖炎;;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史纪生;常立辉;陈雪庭;;二汽工业厂房结构冷弯薄壁型钢应用经验与回顾[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薛发;刘定荣;;再谈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文可;廖芳芳;何保康;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两跨连续檩条试验研究与直接强度设计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秦雅菲;张其林;;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墙柱体系设计方法及数值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西贝;彩钢超轻钢结构建造未来集成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智光;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广阅;低层建筑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雅菲;冷弯薄壁型钢低层住宅墙柱体系轴压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蒋路;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柱畸变屈曲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海明;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冷弯薄壁型钢三肢半开口拼合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方涛;冷弯薄壁型钢双肢抱合箱形截面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沛松;冷弯薄壁型钢三肢开口T形拼合柱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高红伟;多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风致响应分析与抗风对策[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胡杰文;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的屈曲模态研究及其在稳定承载力设计方法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5年

6 曹树胜;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苗二萍;冷弯薄壁型钢梁弯曲变形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伟伟;冷弯薄壁型钢C形及组合方管柱的极限承载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孙同丽;冷弯薄壁型钢龙骨结构体系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李正春;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异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9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