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探析
本文关键词: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无锡自古乃江南水乡,南北贸易繁荣,运河文明昌盛。尤至清末和民国时期,无锡民族工商业迅速崛起,成为江南经济重镇。无锡旗杆下杨氏作为当地名门望族,近代积极转型,涌现出一批弃官从商的民族资本家,经营实业,造福一方。杨氏族人造园活动兴盛,于城内、惠山及太湖等地区点缀园林,形成中西融汇的园林风格,不乏名园佳作传世。本文从时代社会大背景出发,首先归纳总结无锡近代园林的产生背景、总体特征和历史意义,探究园林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随后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对杨氏后人的撰文记载进行整理核实,结合对现存实例的测绘调研,力图还原历史真相,对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其家族园林发展脉络;着重以杨艺芳、杨翰西父子两代园林为例,对潜庐和横云山庄的历史沿革、相地选址、造园立意、总体布局、造园意匠、园居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社会背景和家族精神对造园活动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的丰富价值,对当今本土化设计做出思考。本文以家族整体性的新颖视角,试图为园林史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思考角度。
【关键词】:无锡 近代园林 民族资本家 杨氏家族 园林理景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098.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1
- 1.2.1. 挖掘园林时代性研究的深度10
- 1.2.2. 拓展园林地域性研究的广度10-11
- 1.2.3. 丰富园林类型研究的多样性11
- 1.2.4. 探索园林研究视角的创新性11
- 1.3. 前人研究成果11-13
- 1.3.1. 近代园林专著11-12
- 1.3.2. 无锡园林专著12
- 1.3.3. 地方文史专著12-13
- 1.3.4. 历史资料汇编13
- 1.3.5. 杨氏后人撰文13
- 1.4. 主要研究内容13-15
- 1.4.1. 研究对象13-14
- 1.4.2. 需着重解决的问题14-15
- 1.4.3. 创新与新颖之处15
- 1.5. 研究框架15-16
- 2. 无锡近代园林总述16-30
- 2.1. 无锡概述16-19
- 2.1.1. 自然条件优越16
- 2.1.2. 运河文明兴盛16-18
- 2.1.3. 园林文化繁荣18-19
- 2.2. 无锡近代园林产生背景19-23
- 2.2.1. 经济基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19-21
- 2.2.2.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崛起21-22
- 2.2.3. 思想基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22-23
- 2.3. 无锡近代造园情况23-24
- 2.4. 无锡近代园林特征24-28
- 2.4.1. 湖滨建园蔚成风气25-26
- 2.4.2. 造园风格中西合璧26-27
- 2.4.3. 私家园林对公开放27-28
- 2.5. 无锡近代园林的意义28-30
- 2.5.1. 中国近代自建公共园林的先驱28
- 2.5.2. 中国近代休闲旅游的发端28-29
- 2.5.3. 中国近代园林群的代表29-30
- 3. 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概述30-43
- 3.1. 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发展史30-36
- 3.1.1. 忠襄后代,鸿山源起30
- 3.1.2. 迁城下塘,累代素儒30-31
- 3.1.3. 顺应时代,工商翘楚31-36
- 3.2. 无锡近代杨氏家族造园情况36-38
- 3.2.1. 城内宅园——山水清音,壶中天地36-37
- 3.2.2. 惠山祠园——麓泉萦绕,祠园融合37
- 3.2.3. 太湖别苑——水天之际,太湖图画37
- 3.2.4. 北郊公园——开风启气,造福一方37-38
- 3.3. 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变迁趋势38-43
- 3.3.1. 相地选址——视野不断开拓38
- 3.3.2. 功能作用——完善家族体系38-39
- 3.3.3. 造园风格——西化程度渐深39-43
- 4. 惠山祠园——潜庐园林理景艺术43-55
- 4.1. 胜迹沿革43-44
- 4.2. 相地立意44-47
- 4.2.1. 惠山胜迹,名门汇聚44-46
- 4.2.2. 咫尺山林,大隐于市46
- 4.2.3. 侍母终老,谨记恩德46-47
- 4.3. 构园布局47-50
- 4.3.1. 南北轴线47-49
- 4.3.2. 东西轴线49-50
- 4.4. 造园意匠50-54
- 4.4.1. 掇石有因,映衬山楼50-51
- 4.4.2. 理水有源,巧引惠泉51-53
- 4.4.3. 亭廊厅室,秉承传统53-54
- 4.5. 潜庐理景艺术总结54-55
- 4.5.1. 择地惠山,大隐于市54
- 4.5.2. 布局紧凑,沿袭传统54
- 4.5.3. 掇石理水,巧夺天工54-55
- 5. 太湖别墅园林——横云山庄园林理景艺术55-90
- 5.1. 鼋渚先声55-58
- 5.1.1. 杨紫渊隐居管社山55
- 5.1.2. 杨翰西倡筑万顷堂55-58
- 5.2. 胜迹沿革58-64
- 5.2.1. 鼋头渚自古扬名58
- 5.2.2. 杨翰西近代开发58-62
- 5.2.3. 建国后公管扩充62-64
- 5.3. 相地立意64-66
- 5.3.1. 鬼斧神工,自然天成64-65
- 5.3.2. 湖光山色,巧于因借65-66
- 5.4. 构园布局66-75
- 5.4.1. 因地制宜,得景随形66-69
- 5.4.2. 藏露有致,探胜寻幽69-75
- 5.5. 造园意匠75-84
- 5.5.1. 湖内有湖,富于变化75-76
- 5.5.2. 屋宇建筑,兼有中西76-83
- 5.5.3. 莳花树木,主题分明83-84
- 5.6. 园居生活84-85
- 5.6.1. 闲暇小住,自得其乐84
- 5.6.2. 宗族聚会,祭祀先贤84
- 5.6.3. 对公开放,名流雅集84-85
- 5.7. 造园意境85-88
- 5.7.1. 诗文题咏85-86
- 5.7.2. 楹联匾额86-87
- 5.7.3. 书法石刻87-88
- 5.8. 横云山庄理景艺术总结88-90
- 5.8.1. 相地选址,巧于因借89
- 5.8.2. 因地制宜,得景随形89
- 5.8.3. 起承转合,藏露有致89
- 5.8.4. 风格北式,微具西风89
- 5.8.5. 诗文匾联,升华意境89-90
- 6. 总结90-95
- 6.1. 对于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价值的评价90-92
- 6.1.1. 时代社会背景的独特性90
- 6.1.2. 家族园林体系的完整性90
- 6.1.3. 传统造园理法的延续性90-91
- 6.1.4. 理景艺术价值的局限性91
- 6.1.5. 中西合璧风格的积极性91-92
- 6.2. 对于西方设计思潮下本土化设计的思考92-95
- 6.2.1. 立足保护,精于研究92-93
- 6.2.2. 扎根文化,源于生活93-94
- 6.2.3. 传承意境,贵在创新94-95
- 附录95-99
- 参考文献99-101
- 图表目录101-104
- 个人简介104-105
- 导师简介105-107
- 获得成果目录107-108
- 致谢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伯员;园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理基础[J];厦门科技;2000年06期
2 邓维龙;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J];中国园林;2001年05期
3 于剑;;河南命名省级园林城市[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05期
4 陈朝辉;走出本省园林误区,建设高效园林绿地[J];广东园林;2002年01期
5 ;创建园林城市 浙江不可落后[J];浙江人大;2003年01期
6 李磊 ,史九玲;邯郸市园林绿化发展步入快车道[J];国土绿化;2004年02期
7 郭秀霞;;建设呼和浩特城市大园林,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24期
8 ;建设部出台新版国家园林城市申评办法和标准[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09期
9 张国先;;攀枝花市城市园林绿化弊端及解决办法[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5年03期
10 康俊生;许恩珠;;上海园林绿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探讨[J];上海标准化;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2 郭云龙;;成都迈向“国家园林城市”[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张戈;;谈“园林城市”与“文化建园”[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4 刘佳静;;莆田市创建园林城市对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迎接西部开发 创建园林城市——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飞速发展[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6 王仁凯;;以“文化建园”为宗旨 把首都建成一流国家园林城市[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7 张书香;;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对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8 薛景;;亮出特色来——创建园林城市之我见[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9 胡燕敏;;创园成功,植保先行——创建园林城市之我见[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孟凡超;冯艳萍;司万师;;创建园林城市的措施和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丹;江西着力打造园林城市[N];中国建设报;2003年
2 石怀绶;园林城市呼唤种绿护绿[N];安庆日报;2006年
3 姚庆云;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N];安阳日报;2007年
4 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安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董永安;加强城区绿化工作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N];安阳日报;2007年
5 记者 许晓明;争创园林单位 创建园林城市[N];巢湖日报;2006年
6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服务重庆市民[N];重庆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潘虹;怎样建设园林化城市[N];大同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邓小进;我市召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调度会[N];抚州日报;2006年
9 邓小进;申报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汇报会昨日举行[N];抚州日报;2006年
10 柳萌;申报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反馈会昨日召开[N];抚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田甜;罗马城区历史别墅园林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祁素萍;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4 赵迪;俄罗斯园林的历史演变、造园手法及其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杨玉萍;城市近自然园林的营建与公众认知[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春沐;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冯彩云;近自然园林的研究及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伦超;昆明园林城市解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书茂;北京市园林绿化统计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赵春飞;北京市园林绿化产值计算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李敏;观赏果树在呼和浩特市园林景观中应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5 程哲明;中亚园林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牛宏;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D];宁夏大学;2015年
7 顾宗珊;广西丰景园林公司园林建成项目调查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8 简志超;广西宜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孙博;奇台县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10 丰青子;园林开放性边界形式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