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通学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2:27
在上下学期间,因接送问题引发的小学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愈发严重,不仅影响着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同时将问题辐射到了整个城市的交通之中。作为社会热点问题,人们对缓解城市小学上下学拥堵有着强烈的诉求,而这一问题是政府、校方及家庭等各责任方所需要共同承担的。本文通过对承担接送的城市小学通学空间进行全方位地研究,以建筑设计的视角,探讨缓解城市小学上下学拥堵的方法。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进行剖析,探究了城市小学上下学拥堵的具体原因。接着通过对城市小学以及通学空间的概念解读,对其研究的对象进行了范围的的界定,同时分析了通学空间的行为主体、通学空间的组织构成以及通学空间的特殊属性,明确通学空间的设计原则。以此为基础,为后文城市小学通学空间的模式设计和尺度量化提供大方向的设计把控。其次,研究主体分为两个部分展开。其一,通过对通学空间的模式发展进行分析和对国内众多对通学空间进行详细设计的小学案例,在功能构成、组织模式、流线动态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城市小学通学空间的模式探究;其二,通过对多所城市小学通学空间现状的实地调查,从而对通学空间的具体接送状况进行拆解分析,总结归纳了通学数据;通过对通学行为的尺...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下学接送现象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2320起,造成2670人死亡、11417人受伤;从交通方式看,儿童在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5%;2012年小学生因车祸死亡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1]“2018年共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造成2200多名少年儿童死亡”。[2]根据各项数据的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中小学生约为3000人。根据中小学上下学安全状况及遭遇的危险情况的调查,中小学生上下学需要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因而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上下学的公路和街道中。不仅如此,中小学上下学途中经常会因为不安全的社会治安而受到抢劫、校园欺凌等一系列伤害(图1.2)。因此,出于对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性考虑,使得大部分家长陪伴学生进行通学行为。图1.2中小学上下学安全状况及遭遇的危险情况(参考《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绘制)(2)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根据我国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半径的规划设计参考,小学的服务半径应在500米范围内,然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建设的早期往往受到国家教育经费投资不足的阻碍,这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缓慢,以至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教育投入上的总支出仅仅只占到整个国民经济GDP的2.79%,[1]刘艳虹,张毅.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04):1-5+10.[2]数据来源:法制日报.2018年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这个比例低于政府承诺的4%”。[3]因此,现实中大部分家庭与学校的步行距离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小学配套服务半径(图1.3)。可以看出,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拉长了学生上下学的通学距离,促成了上下学的接送行为。图1.3济南市历下区实验小学学区范围(作者自绘)(3)教育资源配备不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义务教育开始全面普及,然而面对我国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的状况,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国家又提出“重点校”建设政策,以便集中国家的资源与力量,尽可能快地提高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1980年10月颁布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4]随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部分推进重点校建设的相关政策,因此,各地方响应国家的战略政策而建设出一批批重点学校。重点学校不仅仅在校园建设、教学设备的条件上与非重点学校存在明显差异,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素养等方面也更为突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发展,教育经费的增长,为了打破教育资源配备不均的状况,保证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性,国家逐步淡化了“重点校”建设政策。但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配备不均的客观现实,却无法轻易的被抹消掉。教育资源配备不均从而进一步引发了“择校”问题,比起就近入学的方便性,大部分家长则更注重“重点校”的教育资源,间接拉长了学生上下学的通学距离,促成了上下学的接送行为。(4)民办小学发展壮大[3]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0(1).[4]周翠彬.论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立法基础及步骤[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对策与通学路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 陆化普,张永波,王芳.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5)
[2]典型学校周边道路网的单向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J]. 朱芸,赵文涛,钱晓杰,宋驰,沈国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3]大城市中小学周边地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J]. 宁士君,李玉龙. 交通标准化. 2012(06)
[4]中小学上下学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及建议[J]. 祖永昶. 道路交通管理. 2011(05)
[5]小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分析与管理策略[J]. 韩娟,程国柱,李洪强. 城市交通. 2011(02)
[6]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 万俊人. 现代大学教育. 2010(01)
[7]60年来中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J]. 杨德广. 大学教育科学. 2009(05)
[8]论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立法基础及步骤[J]. 周翠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 刘艳虹,张毅.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04)
博士论文
[1]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 刘山.河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接送行为的小学空间整合设计[D]. 徐培超.东南大学 2018
[2]中小学门口道路交通流综合仿真和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 裴亚男.河北工业大学 2016
[3]北京市中小学运动场建设地下车库可行性研究[D]. 徐同立.北京建筑大学 2016
[4]城市小学校前空间现状评价与对策[D]. 杨莉.江南大学 2015
[5]中等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与交通空间整体设计策略探析[D]. 张静怡.重庆大学 2014
[6]长春市中小学停车问题调研及优化设计[D]. 申妍.沈阳建筑大学 2015
[7]基于CAM的城市中小学门口道路上下学交通流特性分析[D]. 陈静.河北工业大学 2015
[8]城市高层居住小区停车空间设计研究[D]. 谷胜洪.重庆大学 2012
[9]机场陆侧交通需求预测及集散道路方案设计[D]. 岳喜展.吉林大学 2011
[10]现代医院院前交通停车规划问题研究[D]. 李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078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下学接送现象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2320起,造成2670人死亡、11417人受伤;从交通方式看,儿童在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45%;2012年小学生因车祸死亡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1]“2018年共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造成2200多名少年儿童死亡”。[2]根据各项数据的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中小学生约为3000人。根据中小学上下学安全状况及遭遇的危险情况的调查,中小学生上下学需要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因而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上下学的公路和街道中。不仅如此,中小学上下学途中经常会因为不安全的社会治安而受到抢劫、校园欺凌等一系列伤害(图1.2)。因此,出于对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性考虑,使得大部分家长陪伴学生进行通学行为。图1.2中小学上下学安全状况及遭遇的危险情况(参考《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绘制)(2)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根据我国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半径的规划设计参考,小学的服务半径应在500米范围内,然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建设的早期往往受到国家教育经费投资不足的阻碍,这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缓慢,以至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教育投入上的总支出仅仅只占到整个国民经济GDP的2.79%,[1]刘艳虹,张毅.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04):1-5+10.[2]数据来源:法制日报.2018年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这个比例低于政府承诺的4%”。[3]因此,现实中大部分家庭与学校的步行距离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小学配套服务半径(图1.3)。可以看出,教育学区覆盖不足拉长了学生上下学的通学距离,促成了上下学的接送行为。图1.3济南市历下区实验小学学区范围(作者自绘)(3)教育资源配备不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义务教育开始全面普及,然而面对我国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的状况,为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国家又提出“重点校”建设政策,以便集中国家的资源与力量,尽可能快地提高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1980年10月颁布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4]随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部分推进重点校建设的相关政策,因此,各地方响应国家的战略政策而建设出一批批重点学校。重点学校不仅仅在校园建设、教学设备的条件上与非重点学校存在明显差异,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素养等方面也更为突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发展,教育经费的增长,为了打破教育资源配备不均的状况,保证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性,国家逐步淡化了“重点校”建设政策。但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配备不均的客观现实,却无法轻易的被抹消掉。教育资源配备不均从而进一步引发了“择校”问题,比起就近入学的方便性,大部分家长则更注重“重点校”的教育资源,间接拉长了学生上下学的通学距离,促成了上下学的接送行为。(4)民办小学发展壮大[3]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0(1).[4]周翠彬.论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立法基础及步骤[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对策与通学路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 陆化普,张永波,王芳. 城市发展研究. 2014(05)
[2]典型学校周边道路网的单向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J]. 朱芸,赵文涛,钱晓杰,宋驰,沈国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3]大城市中小学周边地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J]. 宁士君,李玉龙. 交通标准化. 2012(06)
[4]中小学上下学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及建议[J]. 祖永昶. 道路交通管理. 2011(05)
[5]小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分析与管理策略[J]. 韩娟,程国柱,李洪强. 城市交通. 2011(02)
[6]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 万俊人. 现代大学教育. 2010(01)
[7]60年来中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J]. 杨德广. 大学教育科学. 2009(05)
[8]论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立法基础及步骤[J]. 周翠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 刘艳虹,张毅.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04)
博士论文
[1]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 刘山.河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接送行为的小学空间整合设计[D]. 徐培超.东南大学 2018
[2]中小学门口道路交通流综合仿真和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 裴亚男.河北工业大学 2016
[3]北京市中小学运动场建设地下车库可行性研究[D]. 徐同立.北京建筑大学 2016
[4]城市小学校前空间现状评价与对策[D]. 杨莉.江南大学 2015
[5]中等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与交通空间整体设计策略探析[D]. 张静怡.重庆大学 2014
[6]长春市中小学停车问题调研及优化设计[D]. 申妍.沈阳建筑大学 2015
[7]基于CAM的城市中小学门口道路上下学交通流特性分析[D]. 陈静.河北工业大学 2015
[8]城市高层居住小区停车空间设计研究[D]. 谷胜洪.重庆大学 2012
[9]机场陆侧交通需求预测及集散道路方案设计[D]. 岳喜展.吉林大学 2011
[10]现代医院院前交通停车规划问题研究[D]. 李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9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