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展示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4:31
西安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其凝练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华,形成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唐朝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朝代,长安城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其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广泛,鲜有城市能与之匹敌,甚至在现在,唐长安城依然是无数人想要梦回的城市。在古代城市中,城墙是唐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长安城的格局、规模、形制、文化等的重要体现,与唐长安城的关系密切。在现代城市中,唐长安城城墙遗址是认识唐长安城的重要窗口,也是探索唐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现代城市文脉构成的重要部分,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早期城市建设扩张的破坏,唐长安城城墙的地面遗迹越来越少,地下残基也被地面建设覆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及其所承载的唐文化,正面临着空间载体逐步消失的实际问题,这使得公众很难清楚地辨析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位置,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信息无法传递,从而导致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无法彰显。所以,本文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展示方式,揭示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彰显唐文化内涵。具体内容包括追溯唐长安城城墙遗址的发展演变脉络,查阅...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外郭城东南角城墙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大遗址展示吸引力评价研究[J]. 关伟锋,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2]大运河(淮安段)清江浦城墙遗址(北门段)保护及展示设计[J]. 朱悦箫. 建筑与文化. 2017(12)
[3]北宋吕大防《长安图》补绘研究[J]. 王树声,崔凯,王凯. 城市规划. 2016(12)
[4]21世纪丝绸之路的大美文化时代[J]. 青海科技. 2014(03)
[5]直接展现与间接再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展示模式的比较[J]. 杨昌鸣,李旋,李湘桔. 中国园林. 2013(05)
[6]多媒体数字内容在科普展示中的应用研究[J]. 李云,冯甦中. 软件. 2012(10)
[7]唐城绿带建设与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J]. 常海青. 风景园林. 2012(02)
[8]LBS与社交网络联合应用的新模式研究[J]. 王文韬,谢阳群. 中国市场. 2011(36)
[9]城墙的文化意义与当代城墙文化保护[J]. 杨国庆. 中国文化遗产. 2011(01)
[10]基于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城墙遗址公园规划探索——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规划为例[J]. 张琳,张迪昊,许凯. 规划师. 2010(10)
博士论文
[1]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宋代蓝田四吕及其著述研究[D]. 李如冰.西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微博数据的居民时空行为特征分析[D]. 郭屹桐.兰州交通大学 2018
[2]古城墙展示模式研究[D]. 李梦磊.北京建筑大学 2018
[3]基于价值诠释的闽越王城遗址展示设计策略研究[D]. 颜婷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镇江铁瓮城遗址保护及利用研究[D]. 朱涵瑞.北京建筑大学 2016
[5]曲江新区唐城墙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 张丞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6]唐新开门夹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D]. 张越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7]山东滕州薛国古城墙遗址景观保护规划研究[D]. 张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历史文脉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户江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9]隋唐长安城外郭城北段城墙遗址保护研究初探[D]. 付胜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10]基于城墙遗址保护利用的荆州环城公园建设研究[D]. 肖文静.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6251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外郭城东南角城墙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大遗址展示吸引力评价研究[J]. 关伟锋,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2]大运河(淮安段)清江浦城墙遗址(北门段)保护及展示设计[J]. 朱悦箫. 建筑与文化. 2017(12)
[3]北宋吕大防《长安图》补绘研究[J]. 王树声,崔凯,王凯. 城市规划. 2016(12)
[4]21世纪丝绸之路的大美文化时代[J]. 青海科技. 2014(03)
[5]直接展现与间接再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展示模式的比较[J]. 杨昌鸣,李旋,李湘桔. 中国园林. 2013(05)
[6]多媒体数字内容在科普展示中的应用研究[J]. 李云,冯甦中. 软件. 2012(10)
[7]唐城绿带建设与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J]. 常海青. 风景园林. 2012(02)
[8]LBS与社交网络联合应用的新模式研究[J]. 王文韬,谢阳群. 中国市场. 2011(36)
[9]城墙的文化意义与当代城墙文化保护[J]. 杨国庆. 中国文化遗产. 2011(01)
[10]基于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城墙遗址公园规划探索——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规划为例[J]. 张琳,张迪昊,许凯. 规划师. 2010(10)
博士论文
[1]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宋代蓝田四吕及其著述研究[D]. 李如冰.西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微博数据的居民时空行为特征分析[D]. 郭屹桐.兰州交通大学 2018
[2]古城墙展示模式研究[D]. 李梦磊.北京建筑大学 2018
[3]基于价值诠释的闽越王城遗址展示设计策略研究[D]. 颜婷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镇江铁瓮城遗址保护及利用研究[D]. 朱涵瑞.北京建筑大学 2016
[5]曲江新区唐城墙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 张丞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6]唐新开门夹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D]. 张越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7]山东滕州薛国古城墙遗址景观保护规划研究[D]. 张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8]历史文脉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户江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9]隋唐长安城外郭城北段城墙遗址保护研究初探[D]. 付胜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10]基于城墙遗址保护利用的荆州环城公园建设研究[D]. 肖文静.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9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