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煤泥与稻壳的掺烧及灰的高值化利用

发布时间:2021-10-19 18:3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对于煤炭的清洁利用要求更加严格。同时由于我国原煤质量较差,便通过洗选原煤来得到质量更加好的煤炭。原煤经过分选之后得到的副产物便是煤泥,煤泥具有高水分,高灰分,高粘性,低热值的特点,导致其利用难度大。稻壳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可再生能源,挥发分含量高,着火快。但纯烧稻壳已引起锅炉结渣问题。稻壳和煤泥混合燃烧能否兼具二者之优势。因此,本文将采用煤泥与稻壳进行共燃,通过各项试验的进行以及测试手段,对煤泥与稻壳及其混合物的燃烧特性、气体产物和物相变化规律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煤泥灰制取白炭黑和粉煤灰制取水泥进行了探究。按照一定掺混比对煤泥和稻壳进行混合,通过热重试验,了解煤泥、稻壳及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并采用综合燃烧指数评价各样品的燃烧性能,以及升温速率对样品失重的影响。混合物中稻壳比例为40%时平均活化能最低,Coasts-Redfern积分法得出的计算值为31.18 k J/mol,DAEM-Miura积分法得出的计算值为111 k J/mol,且都低于两组分单独燃烧时的平均活化能。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燃烧后的气体可得,添加稻壳后,混合样...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煤泥与稻壳的掺烧及灰的高值化利用


热重分析仪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的气体出口相接,检测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加以分析样品的燃烧特性

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称重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0-中红外、近红外多波段测量。图2-2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图2-2红外光谱仪2.2.2掺烧试验台煤泥与稻壳的可视化试验在掺烧试验台上进行,图2-3是掺烧试验台的系统图。试验台系统主要由水平管式炉、实时称重系统、同步视频系统、实时测温系统和一些附件组成。水平管式炉和高清摄像机放置在可左右移动的滑块之上,可保证摄像系统和管式炉能同时移动。实时称重系统和实施测温系统放置于水平管式炉旁的光学平台上,光学平台能实现减弱地面震动的功能,以保证试验时称重系统不受外界的干扰。图2-3试验台系统图2.2.2.1水平管式炉及配气系统水平管式炉是试验台的核心部件,是为试验提供热源的。水平管式炉由加热材O2N2配气系统高清摄像机称重装置气体预热器温度控制器光学平台滑块导轨温度巡检仪

煤泥与稻壳的掺烧及灰的高值化利用


水平管式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分散纳米沉淀白炭黑的制备[J]. 张娟,杨保俊,王超,王百年,周金刚.  无机盐工业. 2018(05)
[2]基于分布式活化能模型的污泥热解特性研究[J]. 马秋娜,姬爱民,李海英.  节能. 2017(09)
[3]微型流化床内松木屑和煤泥等温混合热解特性[J]. 李天涛,郭飞强,王岩,郭成龙,董玉平.  化工学报. 2017(10)
[4]我国生物质能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 袁振宏,雷廷宙,庄新姝,周桂雄,刘姝娜,杨树华.  太阳能. 2017 (02)
[5]条浒苔与稻壳混烧过程的TG-MS-FTIR分析[J]. 刘馨琳,曹斌,王爽,纪洪飞,胡亚敏,王谦.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6]白炭黑合成工艺研究[J]. 张周赫,张忆,李春山,朱晓辉.  无机盐工业. 2016(11)
[7]稻壳与不同煤种的混燃特性研究[J]. 杜一帆,于敦喜,吴建群,曾宪鹏,徐明厚.  热力发电. 2016(08)
[8]沉淀法超细纳米白炭黑的制备[J]. 李东,王芳辉,朱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9]完全以工业固废为原料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的研究与应用[J]. 王文龙,田伟,段广彬,张秀芝,王华,周立志,王鹏.  水泥工程. 2015(06)
[10]回收硫酸用于制备白炭黑的研究[J]. 冉龙涛,刘琼.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5(06)

博士论文
[1]单颗粒煤泥燃烧特性的研究[D]. 周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2]高铝粉煤灰非晶态氧化硅高值化利用基础研究[D]. 朱干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6
[3]煤颗粒流化床富氧燃烧机理研究[D]. 卜昌盛.东南大学 2015
[4]稻壳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D]. 安冬敏.吉林大学 2011
[5]黄磷炉渣提取白炭黑和磷酸氢钙的研究[D]. 苏毅.昆明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煤泥、煤矸石和末原煤的动力学分析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D]. 张聪.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
[2]煤泥的凝聚结团及燃烧特性[D]. 刘松霖.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藻类全组分转化及其液化改性提质对比研究[D]. 杨世坤.河南理工大学 2018
[4]基于可视化实验平台的煤泥爆裂特性研究[D]. 杨大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5]煤泥和玉米秸杆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 曹希.山西大学 2016
[6]煤灰酸浸提铝残渣制备纳米白炭黑试验研究[D]. 韩磊.浙江大学 2016
[7]灰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D]. 马钊.安徽理工大学 2015
[8]生物质混煤燃烧氯析出和脱除的试验研究[D]. 张乐乐.山东大学 2015
[9]生物质燃烧碱金属及氯排放特性研究[D]. 谢泽琼.华南理工大学 2013
[10]稻壳灰的应用研究[D]. 姜信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45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45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