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粗骨料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0 23:05
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基础建设迅速发展,天然骨料消耗及商品混凝土需求日益猛增;而自然资源供给不足、骨料价格上涨、固体废弃物堆置等问题日益突出。因经济发展需求,相应建筑拆除、道路改造等工程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而常规处理方法仍以填埋、堆放为主;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土地浪费将显著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建筑工程基础的混凝土需较大比例的骨料,且限于天然骨料短缺;因此废弃再生骨料的合理使用将无疑是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增大建筑废弃物利用的有效手段。然而,未经处理的再生骨料孔隙率高、硬度低,所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界面过度区结构复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及耐久性;基于此,为获得稳定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改性已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本文在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压碎指标、球度和孔径分布等性能的基础上,首先采用不同水灰比的硅灰、粉煤灰和矿渣浆体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裹浆改性。研究了水灰比及不同活性的裹浆料对骨料裹浆层厚度和细微观抗压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在裹浆改性的基础上增大三种水灰比,研究更低粘度的浆体材料和水玻璃的浸入作用对再生粗骨料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微结构的影响。最后,采用裹浆和浸泡改性的骨...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加热改性前后再生混凝土的扫描电镜照片[24](a)对照组(b)250℃加热处理后(c)
再生骨料加热前后界面过渡区裂缝宽度的扫描电镜照片[39](a)对照组(b)250℃加
加热前后砂浆基体裂缝宽度的扫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TZ Microstructur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sing Carbonat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J]. 伍君勇,张云升,ZHU Pinghua,FENG Jincai,胡坤.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8(03)
[2]Biological process of soil improve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A review[J]. Murtala Umar,Khairul Anuar Kassim,Kenny Tiong Ping Chiet.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6(05)
[3]水泥浆体中氢氧化钙晶体的生长习性[J]. 沈裕盛,唐明亮,沈晓冬. 硅酸盐学报. 2016(02)
[4]粗骨料的等轴率、圆度和球度及其相互关系[J]. 李北星,王威,陈梦义,叶茂.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4)
[5]RPC强化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 张学兵,王干强,方志,刘湘晖,徐伟,周黎,赖帅.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3)
[6]水玻璃固化黏土矿物的试验研究[J]. 王生新,吕擎峰,王得楷,张满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7]再生骨料特性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性能的影响[J]. 崔正龙,路沙沙,汪振双.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2)
[8]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朋改非,黄艳竹,张九峰.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1)
[9]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J]. 杨宁,王崇革,赵美霞. 新型建筑材料. 2011(03)
[10]废弃混凝土高温处理技术与脱水水泥浆再水化活性研究(英文)[J]. 马新伟,韩兆祥,李学英,孟凡雷.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基于活性粉末增强的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研究[D]. 李九苏.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8117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加热改性前后再生混凝土的扫描电镜照片[24](a)对照组(b)250℃加热处理后(c)
再生骨料加热前后界面过渡区裂缝宽度的扫描电镜照片[39](a)对照组(b)250℃加
加热前后砂浆基体裂缝宽度的扫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TZ Microstructur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sing Carbonat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J]. 伍君勇,张云升,ZHU Pinghua,FENG Jincai,胡坤.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8(03)
[2]Biological process of soil improvement in civil engineering:A review[J]. Murtala Umar,Khairul Anuar Kassim,Kenny Tiong Ping Chiet.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6(05)
[3]水泥浆体中氢氧化钙晶体的生长习性[J]. 沈裕盛,唐明亮,沈晓冬. 硅酸盐学报. 2016(02)
[4]粗骨料的等轴率、圆度和球度及其相互关系[J]. 李北星,王威,陈梦义,叶茂.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4)
[5]RPC强化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 张学兵,王干强,方志,刘湘晖,徐伟,周黎,赖帅. 建筑材料学报. 2015(03)
[6]水玻璃固化黏土矿物的试验研究[J]. 王生新,吕擎峰,王得楷,张满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7)
[7]再生骨料特性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性能的影响[J]. 崔正龙,路沙沙,汪振双.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2)
[8]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朋改非,黄艳竹,张九峰. 建筑材料学报. 2012(01)
[9]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J]. 杨宁,王崇革,赵美霞. 新型建筑材料. 2011(03)
[10]废弃混凝土高温处理技术与脱水水泥浆再水化活性研究(英文)[J]. 马新伟,韩兆祥,李学英,孟凡雷.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9(04)
博士论文
[1]基于活性粉末增强的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研究[D]. 李九苏.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48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