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理念的城市公园绿地竖向设计研究 ——以琉璃阁遗址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4 07:54
雨洪在给人类及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若能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将其加以管理与利用,同样可以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为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益处。从雨洪管理的措施上看,城市公园绿地竖向设计是管理雨洪资源的有效途径。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雨洪管理措施,离不开城市各类绿地的协助。低影响开发有多种雨洪管理措施,本文将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琉璃阁遗址公园为例,分析不同竖向设计条件下的城市公园绿地雨洪调控能力,探索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论的公园绿地景观地形设计方法,以期能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竖向设计在雨洪管理中的功能,增强城市的防洪蓄洪能力。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模型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低影响开发、城市公园地形设计、雨洪管理等理论开展研究,主要运用的软件技术有CAD整理场地高程数据点;Rhino建立地块模型,并且对地块进行高程分析、雨水径流分析、坡度分析;利用SWMM模型进行雨水径流分析并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城市公园绿地中具有LID措施、竖向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汲取成功的景观设计经验,帮助指导课题的研究。最终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筛选出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琉璃...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管理来达到实施的高效性。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应用更注重于对小尺度区域的雨洪控制,主要体现的是对场地开发模式的关注,以分散雨水径流的相关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就地处理达到源头控制,使得场地在建设初期达到水文功能良好的状态(李明怡等,2014)。其主要应对较小降雨量的控制,而非暴雨的控制,以可持续的雨水管理方式来达到长期的生态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在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力致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与管理。其中,不少国家的科研机构,不断尝试研发各类功能的软件模型,借助于多种不同的LID试验研究,从而针对雨水措施成本与效益、控制效果以及实施的规模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NoelleChristenCastiglia,2011;KathlieSuynJeng-Bulloch,2011)。2.1.4LID低影响开发实践案例2.1.4.1中国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利用地形应对雨洪灾害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模式。该项目占地约34公顷,位于哈尔滨新区中心,被国家批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原址地处低洼地带,原为湿地,历史上洪水频繁,但周边道路和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枯竭和退化。设计方案保留了大部分现有湿地,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凹地地形,进行一定的挖填,形成一系列的水坑、土墩,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及雨水条件,将场地转换为城市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雨水滞留而带来的城市雨洪问题,另一方面对雨洪资源进行利用,恢复湿地系统,提升城市环境(李涵,2015)。图2-1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Fig.2-1QunlirainfloodparkinHaerbin
秋红谷公园方案评估汇整(图片来源知网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雨洪管理模型SWMM原理解析及应用进展[J]. 张士官,吕谋,焦春蛟,宋杰. 人民珠江. 2019(12)
[2]基于不同子汇水区类型的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体系构建策略——以重庆主城区为例[J]. 李媛媛,刘家琳,张建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3]基于SWMM模拟的首钢西十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雨洪调控效果研究[J]. 于淼,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2)
[4]关于海绵型公园定义和设计方法的再探讨[J]. 陈凌,刘小钊,陶亮,戴忱.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5)
[5]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亚娇,徐毓江,李家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5)
[6]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J]. 林辰松,邵明,葛韵宇,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12)
[7]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J]. 邢政. 花卉. 2015(15)
[8]公园微地形的应用探讨——以北京市人定湖公园为例[J]. 张余. 现代园艺. 2014(12)
[9]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冲击开发的比较及融合[J]. 张园,于冰沁,车生泉. 中国园林. 2014(03)
[10]小区绿地分散式排水系统的水质控制作用及设计方法研究[J]. 李明怡,程洁心,邹涛,周正楠. 给水排水. 2014(02)
硕士论文
[1]城市雨洪模拟与雨水管网优化研究[D]. 王晓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典型海绵校园径流减控效果模拟研究[D]. 王东.河北工程大学 2018
[3]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城市公园雨水利用技术研究[D]. 张丽宏.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基于Rhino与Grasshopper参数化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形的应用研究[D]. 陈凌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
[5]沣西新城结合LID理念的白马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李胜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地区景观设计的应用与研究[D]. 崔淇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7]典型公共绿地改造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与效能研究[D]. 赵飞.东南大学 2016
[8]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景观规划设计[D]. 张益章.清华大学 2015
[9]基于雨水利用的武汉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D]. 李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5
[10]基于雨水管理的生态农庄规划设计研究[D]. 张来晨.苏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15550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管理来达到实施的高效性。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应用更注重于对小尺度区域的雨洪控制,主要体现的是对场地开发模式的关注,以分散雨水径流的相关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就地处理达到源头控制,使得场地在建设初期达到水文功能良好的状态(李明怡等,2014)。其主要应对较小降雨量的控制,而非暴雨的控制,以可持续的雨水管理方式来达到长期的生态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在低影响开发模式下,力致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与管理。其中,不少国家的科研机构,不断尝试研发各类功能的软件模型,借助于多种不同的LID试验研究,从而针对雨水措施成本与效益、控制效果以及实施的规模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NoelleChristenCastiglia,2011;KathlieSuynJeng-Bulloch,2011)。2.1.4LID低影响开发实践案例2.1.4.1中国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利用地形应对雨洪灾害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模式。该项目占地约34公顷,位于哈尔滨新区中心,被国家批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原址地处低洼地带,原为湿地,历史上洪水频繁,但周边道路和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枯竭和退化。设计方案保留了大部分现有湿地,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凹地地形,进行一定的挖填,形成一系列的水坑、土墩,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及雨水条件,将场地转换为城市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雨水滞留而带来的城市雨洪问题,另一方面对雨洪资源进行利用,恢复湿地系统,提升城市环境(李涵,2015)。图2-1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Fig.2-1QunlirainfloodparkinHaerbin
秋红谷公园方案评估汇整(图片来源知网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雨洪管理模型SWMM原理解析及应用进展[J]. 张士官,吕谋,焦春蛟,宋杰. 人民珠江. 2019(12)
[2]基于不同子汇水区类型的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体系构建策略——以重庆主城区为例[J]. 李媛媛,刘家琳,张建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3]基于SWMM模拟的首钢西十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雨洪调控效果研究[J]. 于淼,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2)
[4]关于海绵型公园定义和设计方法的再探讨[J]. 陈凌,刘小钊,陶亮,戴忱.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5)
[5]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李亚娇,徐毓江,李家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5)
[6]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J]. 林辰松,邵明,葛韵宇,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12)
[7]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J]. 邢政. 花卉. 2015(15)
[8]公园微地形的应用探讨——以北京市人定湖公园为例[J]. 张余. 现代园艺. 2014(12)
[9]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冲击开发的比较及融合[J]. 张园,于冰沁,车生泉. 中国园林. 2014(03)
[10]小区绿地分散式排水系统的水质控制作用及设计方法研究[J]. 李明怡,程洁心,邹涛,周正楠. 给水排水. 2014(02)
硕士论文
[1]城市雨洪模拟与雨水管网优化研究[D]. 王晓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典型海绵校园径流减控效果模拟研究[D]. 王东.河北工程大学 2018
[3]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城市公园雨水利用技术研究[D]. 张丽宏.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基于Rhino与Grasshopper参数化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形的应用研究[D]. 陈凌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
[5]沣西新城结合LID理念的白马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李胜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地区景观设计的应用与研究[D]. 崔淇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7]典型公共绿地改造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与效能研究[D]. 赵飞.东南大学 2016
[8]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景观规划设计[D]. 张益章.清华大学 2015
[9]基于雨水利用的武汉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D]. 李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5
[10]基于雨水管理的生态农庄规划设计研究[D]. 张来晨.苏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15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51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