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与连通性分析的尺度效应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与连通性分析的尺度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Erdas、GuidosT oolbox和Conefor等软件平台,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通过在MSPA中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在景观连通性分析中设置不同的扩散距离阈值,对2013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变化的尺度效应、边缘效应与距离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MSPA获取的景观类型构成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和边缘效应,且边缘效应对MSPA景观类型的影响较尺度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扩散距离对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很大,对于南京市来说,2 km或2.5 km是关键的扩散距离阈值.当输入数据选择粒度30 m、边缘宽度30 m时,可以得到南京市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网络更为详尽的景观信息.基于MSPA与景观连通性方法,分析尺度效应、边缘效应、距离效应对研究区UGI网络景观类型的影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粒度、边缘宽度及扩散距离,并更好地理解UGI网络的空间格局和与生态过程相关的尺度效应和距离效应,从而使得UGI网络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研究结果可为中尺度范围内UGI景观网络时空格局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其他地区UGI景观网络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 南京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分类号】:TU985.1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展,致使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生境斑块变得日益破碎化,景观连通性不断降低,严重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3].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UGI)作为自然生命支持系统(natural life 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然;;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理论及实践[J];中国园林;2009年10期
2 艾伦·巴伯;谢军芳;薛晓飞;赵彩君;;绿色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J];中国园林;2009年09期
3 贺炜;刘滨谊;;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J];中国园林;2011年01期
4 车生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调控[J];风景园林;2011年05期
5 林靖;赵树明;刘卉;;绿色基础设施:科技成就的城市梦想[J];城市;2012年09期
6 Jim Robbins;;城市发展转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J];低碳世界;2012年09期
7 蔡瀛;;从绿道到绿色基础设施[J];风景园林;2013年02期
8 刘孟媛;范金梅;宇振荣;;多功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以海淀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3年07期
9 吴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5期
10 张云路;苏怡;刘家琳;鲍沁星;张晓辰;;绿色的避风港——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防风避风廊道[J];中国园林;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潘国锋;;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金;蒋颖;王超;;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内涵、特征及借鉴——基于英美两个案例的讨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3 林雄斌;杨轶;田宗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实践导则:欧盟、北美和英格兰的经验与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4 吴晓敏;;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其应用案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张晓鹃;李卓辉;熊和平;;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建构的社区线状空间的近自然设计[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6 傅文;王云才;;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案例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蔡丽敏;殷柏慧;;区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任洁;;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引导五一新镇的生态发展[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9 王睿;王明月;;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低碳城市构建策略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张云路;李雄;;漠河北极村生态山地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卢轶;绿道将升级为绿色基础设施[N];南方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闫慧;科学规划营造绿色避风港[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玉洁;以绿色之“道”打造宜居城乡[N];中华建筑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洁;“绿色基础设施”专项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乔秀娟;杨凌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倩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郫县村庄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许鹏;都市绿色基础设施—台北市植物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史含章;依托“蓝线空间”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杜鹃;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途经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刘鹤;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8 李超楠;面向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规划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任小耿;徐州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姜丽宁;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与连通性分析的尺度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1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