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低频动载应力波传播规律及颗粒流模拟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17:19

  本文关键词:低频动载应力波传播规律及颗粒流模拟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颗粒流理论 动载 应力波 数值弥散 边界条件 集中力 场源效应


【摘要】:基于颗粒流理论,分别建立大尺度一维、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研究低频动载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在一维颗粒链模型中,分别从震源激发方式、黏结模型、数值弥散、边界条件的角度系统地研究P波在数值模型中的传播规律,为模拟动载应力波在二维颗粒流模型中的传播提供了参考数据。大尺度一维颗粒链模型(6 400 m)研究结果表明:(1)雷克子波不存在高频角点,比正弦波更适合模拟波场震源;(2)当颗粒链模型采用接触黏结时,P波振幅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但波速基本不变,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12%;(3)当颗粒链模型采用平行黏结时,P波波形产生强烈扭曲;(4)数值弥散分析表明,雷克子波峰值频率的增大和震中距的增大均会使弥散程度增大,但峰值频率的增大主要使波的振幅降低,震中距的增大使振幅和波速均降低。当频率f≤60.23 Hz,角频率?与波数k近似成线性关系,弥散现象可忽略;(5)边界条件分析表明,对于刚性边界,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边界处质点的位移等于0;对于自由边界,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完全相等,符号相同,边界处质点的振幅为入射波的2倍;对于吸收边界,反射波振幅比入射波相比大约减少了96.8%,能有效降低反射波的影响。根据以上结论,在大尺度二维六角形排列颗粒流模型(3 000 m?3 000 m)中,采用接触黏结模型,并施加吸收边界条件,分别探讨了P波和S波波阵面特征及波形与波速的变化,并定性地分析了远场条件下的场源效应。结果表明:(1)当在震源处施加集中力时,模型中出现由点震源激发的P波和S波。考虑到颗粒间的切向刚度为零,S波的存在说明颗粒几何排布对应力波在颗粒模型中的传播规律影响很大;(2)当震源频率一定时,震中距越大,P波和S波的振幅及波速均因弥散作用而降低,且S波弥散程度更大;(3)场源效应分析表明,在震源处施加集中力时,P波位移场在力的方向上幅值最大,在垂直于力的方向上无位移;S波位移场在垂直于力的方向上幅值最大,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上述研究得到了应力波在大尺度一维、二维颗粒流模型中传播的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对进一步模拟研究岩石的动态力学行为及其细观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岩石力学 颗粒流理论 动载 应力波 数值弥散 边界条件 集中力 场源效应
【基金】: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Z151100000315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14;51174014)~~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矿岩破碎、油井致裂、爆破开挖地下硐室、核爆防护、地球物理勘探及地震研究等多方面,都涉及应力波在岩石(体)中的传播。当应力波在地质体中传播时,受到岩体非均匀性、非线性、黏性等因素的影响,其能量将产生极大的衰减。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地下工程及建筑物等,应将应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健;苏燕;池永;;颗粒流模拟土的工程特性(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白若虚;程雪松;郑刚;;关于土渗透系数颗粒流细观参数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

3 周健,廖雄华,池永,徐建平;土的室内平面应变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4 罗勇;龚晓南;吴瑞潜;;桩墙结构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J];科技通报;2007年06期

5 朱涵成;韩文喜;陈超;;砂岩常规三轴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3期

6 周健,池永;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颜敬;曾亚武;高睿;杜欣;;无黏结材料颗粒流模型的宏细观参数关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5期

8 吴纹达;周文斌;;基于颗粒流的粒状岩土材料高应力破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廖雄华,周健,徐建平,林利敏;粘性土室内平面应变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水利学报;2002年12期

10 罗勇;龚晓南;吴瑞潜;;颗粒流模拟和流体与颗粒相互作用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琦;王等明;;斜面颗粒流对围墙冲击作用的离散单元法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孟云伟;柴贺军;;颗粒流离散元在滑坡运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家铭;任永强;;基于三维颗粒流理论的混合土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4 郭海庆;李志刚;;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7 张敏思;王述红;侯佳男;郭牡丹;杨勇;;含孔洞节理岩体损伤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8 尹小涛;郑宏;王水林;李春光;严成增;;基于颗粒流数值实验的碎石含量和尺寸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鸿;拖拽体激发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罗勇;土工问题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4 邱成春;H-V 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的试验及颗粒流分析[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文;锚固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其颗粒流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雷;基于颗粒流的高含石量巨粒土填料剪切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廖静薇;基于颗粒流强度折减法的粉质粘土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4 陈宜楷;基于颗粒流离散元的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明明;基坑排桩支护的颗粒流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常在;土的颗粒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8年

7 白若虚;基于地下水劈裂的基坑突涌破坏机理研究与颗粒流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沈映;砂性土诱发各向异性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计国贤;正常固结砂性土在循环剪切作用下变形特性的颗粒流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国呈;粘性颗粒在纤维体上沉积的数值模拟方法优化[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低频动载应力波传播规律及颗粒流模拟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颗粒流理论 动载 应力波 数值弥散 边界条件 集中力 场源效应




本文编号:514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514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