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浅析巨、子结构质量比对新型有控建筑结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8 09:32

  本文关键词:浅析巨、子结构质量比对新型有控建筑结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有控建筑结构 TMD应用 随机振动复模态分析 影响研究


【摘要】:新型有控建筑结构的巨、子结构质量比对其控制脉动风载下的动力反应效果影响比较大,之前的研究者普遍通过将风载全部作用在巨结构上,缺少对巨、子结构共同承受风载的研究,导致对新型有控建筑结构的全面性缺乏研究。本文综合讨论了新型有控建筑结构在仅依靠巨结构承担风载的控振情况以及依靠巨、子结构同时承担风载的控振情况两种方案,并研究两种方案下新型有控建筑结构风振反应随巨、子结构质量比不同所产生的变化规律。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新型有控建筑结构 TMD应用 随机振动复模态分析 影响研究
【分类号】: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这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新型有控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目前已经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讨论,以期进行有效应用。这种建筑结构是通过对传统巨型框架结构改良而得的,因此在布置上仍旧包含了巨结构与子结构两个部分。1巨、子型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前;;含“刚性”子结构系统的有限元建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胡彦超;陈章位;;考虑连接动态特性的子结构综合方法及其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正山;吴志刚;;大型有限元模型子结构迭代降阶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冯帆;王强;刘丹;王迪;;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的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5 陈再现;王焕定;王凤来;;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6 李妍;吴斌;欧进萍;;防屈曲支撑的实时能量守恒子结构试验[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7 白建方;楼梦麟;;基于动力子结构的并行有限元理论及其在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面的应用[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张忠;韩丽;任方;李海波;王建民;邱吉宝;;动态子结构方法在星箭耦合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盛;方杰;张洪武;陈飙松;;多重多级子结构动力特征值分析的Lanczos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美艳;韩平畴;唐国安;;固定Ritz基子结构灵敏度综合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中科技大学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徐君明 黄浩;打破瓶颈的InfiniBand[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刘俊杰;50万人奔考研[N];华夏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祥秀;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妍;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子结构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常新功;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子结构发现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陈再现;框支配筋砌块短肢砌体结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倩颖;实时子结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元标;产品运输包装系统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张坤;不完备测点结构损伤与荷载的同步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浩然;薄壁空心桥墩的震损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孔文江;基于反弯点的子结构试验方法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翟璨;基于图核的化合物分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黄俊旗;含减振子结构的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减震分析和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彬;橡胶—质量系统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年

6 姚尧;基于OpenFresco的非线性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凯洋;钢框架混合试验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代长顺;预压碟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及支撑子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门颖;基于正分析的实时识别混合模拟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超;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模型修正法[D];湖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13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813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