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一章绪论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理念”,意识到了 “过去的历史教学目标,在思想教育方面过多地强调了政治教育方面,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恰好与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相吻合,因此在这一时期传达给学生什么样的理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到其今后的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尽管国际理解教育自提出至今已有七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就我国而言,还是一个尚未全面铺展开来的较新的理念,与历史课程内容的结合亦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无论倡导哪种教育理念,最根本的原则都是要从实际出发,即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有行之可依的相应政策以及研究成果等。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展开的。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就己经开始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自20世纪中叶兴起,至今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空前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地球村”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从我国的角度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外交局面的新拓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历程,标志着中国正一步步加快融入全球化潮流。顺应这种社会形势的现代人格,理应能够体现出一种正确的公民意识,“亦即具有平衡的、恰当的而非片面的、极端的国家意识和世界意识”。而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行,与历史新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追求是相适应的。一项针对中小学生际理解态度情况的调査显示,当前中小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狭性特征,与之相应的则是国际理解意识的缺乏。以其中一项具体问题为例,“关于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小学、初中、高中选择‘高兴’分别为56%、70%、65%。由此可见,第一、学生国际理解意识的增长未必与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成正比;第二、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之中,初中生存在的国际理解意识缺失的状况是相对更为突出的;第三、一个隐性的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都会升入普通高级学,接受相对而言更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获得进一步提升国际理解意识的空间。与此同时,如果对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在内的“专项教育都搞教材建设”,也存在增重学生学业负担之嫌,“关键倒是改革教育方法,最好能和开发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改革”、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并整合适当的课程内容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是比较实际的,也是大有必要的。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探究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教学的内在联系,寻求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支撑。二是通过对建国以来不同阶段,国际理解教育在历史课程内容中渗透情况的梳理,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在利用现有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三是界定现有历史课程内容中哪些部分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使相关教学活动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四是结合实践案例,探究通过整合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来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从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史观等概念出发,挖掘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教学的内在联系,对于提升在历史课程内容中传达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利用学术界已有的对关于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一手、二手资料,汲取出先前国际理解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中的反映情况的经验教训,对于在当下乃至于今后更妥善地进行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是针对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理清哪些部分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整合这些课程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加强在具体学段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针对性,进而更有效地达成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历史教学的联系
一、 国际理解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拟建于1945年底,一年后正式宣告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战争既发动于人心,故和平之堡皇须建筑于人心”,“为了消除横亘在各国国民心中的心理隔阂,筑起和平的堡垄”,开始倡导要在各国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自此以后国际理解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五十年代的萌生、两极格局下的在曲折中发展以及冷战结束以来的新发展三个阶段,而历史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标志性会议或文件中,则常有涉及。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国际理解教育处于一个萌生的阶段。1947年联合国教文组织“将国际理解的核心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取向。1948年在日内瓦召幵的国际公共教育大会第11届会议,通过了《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的建议,要求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所有教学应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国际团结”、指明了要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传达国际理解教育的大方向。1950年至1953年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部分国家“举行了一系列的关于提高历史和地理教学以及现代语言教学的研讨班”,“开始鼓励不同国家间相互修改历史教科书,以消除教科书中出现带有偏见的事实和民族主义的偏见”、幵始投入将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实
………..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被提出以后,其基本概念一直处在一个不断丰富、扩展的趋势之中。目前,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比较新的定义指出它"是通过增进不同地区、国家、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相互合作,达到维护和平、建立共生共存意识的教育”。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亦都是围绕着这个定义铺陈幵来的。根据现有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二是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三是对国际关系的认知与把握;四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与遵守;五是拥有全球高度的视野与胸怀。不难看出,这几个层面的内涵之间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隐线:前两点侧重于基本的文化知识;第三至四点侧重于国际交往技能;最后一点则侧重于态度上的升华。而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与层次实际上也是遥相呼应的。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诸多内涵之中,蕴含的一个核心理念便是由日本提出,199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正式投入使用的“共生” 一词。因为无论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如何变化,其维护人类和平、共生共存的主旨是始终如一的。当“国际理解教育核心理念从异文化理解、本国文化理解和相互理解到共生、共存的理解转变完成并交汇于时空中某一点时,我们才会在理论的视野中探求到令人振奋的那一瞬间”、随着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演进,它的外延也在围绕着“共生”理念逐步扩大,囊括了“人权、民主、基本自由、资源和环境保护、尊重物种和文化多样性、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上述几大方面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大多或直接或间接地有所关涉,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加以细致的界定。
……….
第三章建国以来国际理解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 13
一、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 13
二、文革”至“在徘徊中前进”时期......... 16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尾声 .........17
四、新课程改革以来......... 19
第四章国际理解教育与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 20
一、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内容......... 20
二、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方式......... 24
三、整合时需注意的几点事项......... 29
第四章国际理解教育与当前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
一、 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救育的初中历史课程内容
《2011版课标》总共规定了将近130个课程内容,显然这些内容并非都能够与国际理解教育产生关联,只有择取其中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相互契合的部分,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更进一步的整合工作。由于国际理解教育绝非单向度的,而是“既是对他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是让他国认识和了解本国的双向过程”、因此无论是中国通史方面还是世界通史方面的课程内容,都有可以挖掘的空间。无论希望借助历史课程内容展开哪方面的专项教育,都应注意到“历史课程建设必须从国家的教育实际出发,必须符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历史课程建设的基本点”、而且,由于中国同样是这个多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便是希冀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也不应忘记要以民族性作为实施历史课程的基础,不可忽视中国通史方面的相关课程内容。根据国际理解教育所具有的认同与弘扬本土文化、拥有全球高度的视野与胸怀的内涵,在中国通史方面的课程内容中,涉及到本土文化、中外交流、民族关系的内容是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一是本土文化方面。由于文化史在历史课程内容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从历史课程的角度来看,“ ‘文化理解’是‘国际理解’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不能够正确对待,或者说是“善待”自身的本土文化,便既有可能在理解异质文化时迷失自我,也无法让自我得到来自异质文化的理解。故而,应当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历史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个前提。在《2011版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中,如史前时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可以通过对照其他民族的始祖传说,使学生认识到要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源起;夏商周时期“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可以联系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情况,使学生了解其在整个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初步认识书法艺术”、隋唐时期“通过……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宋元时期“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明清时期“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艺术之美的自豪感;近代史上“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洗星海等人的成就”,可以结合其人其作的国际影响,提升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成就的认知。
……….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之中,“人文教育功能”与“公民教育功能”均被视为历史教育功能开发的重点。公民意识的缺失或错误的公民意识,会将本应使人引以为豪的爱国主义引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歧途,甚至是引发侵略扩张。20世纪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而时至今日,战争或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有其深厚的根植土壤。正确公民意识的形成实则又离不开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只有做到善待自己的文明,珍视其他的文明,心存人文关怀,促进相互理解,才能为全人类的“共生”创造更加稳固的前提条件。国际理解教育虽然绝非实现并维护世界和平的“灵丹妙药",但它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进而形成正确公民意识所能起到的助推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国际理解教育自身理论等宏观层面的探讨目前已经展开得较为全面深入,与历史学科等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与具体学段和具体课程内容的结合研究,均存在有待拓展的空间,只有更加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地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历史教学的契合点,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建国以来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中的反映情况及其经验教训,以及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有哪些课程内容适宜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可以用哪些方式整合这些课程内容以更好地达成教育效果,在整合时应该遵循哪些注意事项等。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还十分粗疏,因此,,国际理解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仍有待更进一步地探讨。特别是在通过跨学科课程内容整合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由于向度十分宽广,所以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