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从非物化角度认识设计及创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初论从非物化角度认识设计及创新方法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感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设计已然成为提供各种体验和功能的渠道,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已经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同时,人们更加注重“非物质”背后带来的意义,这是全民素质提高的标识。设计已不是单纯的满足物的功能需求,而应该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研究以物为载体之上的其他价值。设计会致使人与物产生交流和怎样交流的问题,这种交流互动日益超出了单纯物的使用,而表现为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的诉求愿望。有着本土气息的设计更易迎合本民族心理和情感共鸣,同时悠久的国学很早就已经注重了“非物化”思维的培养,已经得到了当今国际多个领域的认可。本文致力于从国学的“非物化”思维对设计启示出发,结合当今科学界研究理论成果,进一步从“非物化”理念角度认识设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从国学含有的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交融出发,通过国学理念与设计思维的结合和作用,探寻出有利于本土设计的方法,同时也凸显出国学思维含有的“非物化”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对频率理念的研究和引入设计中的意义,阐述了频率理念是对“非物化”的直接应用,主要从东西方对频率在生活中各领域的运用研究和通过对五感的联系来说明频率具有共通性,阐明如今频率理念在多科领域的发展,以及在设计领域发展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将频率引入设计思考和指导实践中,将对于设计出整体信息构筑的产品以及表达合理性和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文章也结合当今各国设计思潮从“非物化”角度审视设计研究,得出设计含有的非物化趋势和带来的启示。本文从国学思维的指导意义和频率理念的引入以及国外设计思潮的发展趋势,通过中西方对比研究和相关设计案例的分析阐明了设计的“非物化”理念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从而奠定了论文研究的基础。 通过从非物化角度来重新审视设计过程,发现一些设计往往忽视了信息构筑对于设计本身的作用。设计是对人与物普遍联系的全息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生命化等更为合理的需求满足。相信通过本文从中西方对非物化实践研究,总结出共同的规律运用于设计中,对今后全面认识设计和方法提供参考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景芳,吕绍纲;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 研究国学》[J];哲学研究;1995年01期
2 汪欣;国学研究社与《国学汇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张雷;国学的发现[J];新闻周刊;2002年07期
4 邱瑞贤;;"国学":坚守最后的文化薪火[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2期
5 廖保平;;从“现代私塾”说开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2006年01期
6 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7 秋风;;“国学”,是哪些“国”与“学”[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07期
8 ;季老谈“国学”[J];政协天地;2009年09期
9 常崇宜;;谭平、万平新著《国学经典导论》读后[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钱文忠为奥迪客户讲授“国学与国运”[J];温州人;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李穆;;浅谈国学、医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3 汤家厚;;《徐霞客游记》是“国学”不可或缺的经典[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4 ;什么叫国学热——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5 郭因;;国学与管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国学国医岳麓论坛各论坛介绍[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7 李存金;侯光明;;创新方法应用集成系统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晓任;;游记全译重新出版 国学热潮再添薪火——穿越时空的《徐霞客游记全译》述评[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熊春锦;;慧性内文明是国学文化的根柢[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国学不要大跃进[N];东方早报;2005年
2 纪宝成;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3 刘定姝 本报记者 尹晓华;换一种方式 让孩子爱上国学[N];四川日报;2005年
4 邬凤英;从金庸支持复兴国学谈起[N];西部时报;2005年
5 郭立场;不能对国学“无用论”等闲视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6 记者 姚惠怡;提升“软实力”须振兴国学[N];东莞日报;2008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梦溪;国学和“六艺之学”[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 江芸涵 实习生 熊博;成都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N];四川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秦文 实习生 梁永芬;国学,何时回到学校[N];华兴时报;2008年
10 万献初;重建国学学科的现代意义和价值[N];今日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鑫鑫;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德文;创新社区的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创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毛良升;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胡神松;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齐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彭小宝;基于价值网络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赵振宽;战略视角的公司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白宏;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与结构特征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初论从非物化角度认识设计及创新方法[D];燕山大学;2012年
2 王涛;陈新院士创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郭龙龙;广东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及政策支撑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4 邹宁;国学启蒙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兢晶;要素重组的创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孙宏霞;技术创新方法的拓扑结构和优化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赵春艳;黄宾虹的书画养生论[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8 黄龙芳;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改革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星;江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国学结合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10 陈诚;论古典文献数字化[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8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3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