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学的新旧、中西之维
本文关键词: 国学 近代国学 本国固有 新旧、中西之维 出处:《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意义上的国学的基本含义是本国固有,与外来之学相对应。近代国学是应对以西学为主的外来之学的产物,以"外学"这个"他者"来凸显"中学"这个"我者"是近代国学的立言宗旨和价值旨归。这使近代国学拥有了迥异于古代的新旧、中西之维。
[Abstract]:The term "Chinese culture" has existed in ancient time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culture is that it is inherent in the country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eign study. The modern Chinese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the foreign study which mainly deals with the western learning. It is the tenet and value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o highlight the "middle school" as the "other person", which makes the modern Chinese classics have different from the old and new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spect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国学”一词由来已久,其内涵在近代发生巨大转变。由于肩负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近代国学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视域中展开,拥有了古代国学不曾有的新旧、中西之维。一、近代国学的基本内涵和立言宗旨《周礼》中即有“国学”一词,其本义为“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兼析西方“人权”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命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苗敬刚;;公平新论——陈少峰教授新著《正义的公平》中的若干概念试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雪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性教育的兴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易燕明;;19世纪末湖南维新思潮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锡勤;;论中国近代“道德革命”中的理性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6 陈延斌;;试论中国近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宗旨的嬗变[J];道德与文明;2011年05期
7 程尔奇;;世变中知识人的因应:略论戊戌时期今文学派的新变化[J];东方论坛;2011年06期
8 成复旺;;“启蒙”、“五四”与国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相森;;近代民事立法中的男女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3期
10 申波;;论先秦学术的思想自觉[J];传承;2008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洪大;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胡兵;“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本原则论纲[D];清华大学;2006年
4 李玉琳;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宋大琦;天理循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邓联合;庄子“逍遥游”释论[D];北京大学;2008年
7 廉清;荀子荣辱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唐欣玉;被建构的西方女杰[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蕊;论荀子的礼法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接兵;救心与救世:章太炎应用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曹景雯;唐代和离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刘骧;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寡妇形象初探[D];华侨大学;2011年
5 刘加波;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在华传播途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乔守忠;中国近现代离婚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关勇;传统“忠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董娟;荀子隆礼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志远;清末民初社会思潮对文学观念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旭;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卢浩远;季小利;庞宇;关羽;殷建锋;陈阿艳;齐爱武;;火热的“韩流”——韩文化对界首市人民生活的影响[J];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15期
3 朱俊瑞;;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研究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唐忠英;谭志勇;;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何去何从[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5 包志荣;;日本“唐”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异同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 杨于泽;;韩国“抢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洁癖[J];雨花;2008年11期
7 陈白颖;;本土文化对外交际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徐萌;孙江华;;浅议跨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J];电视研究;2005年12期
9 谢建明;;寂寞的研究领域[J];读书;1990年11期
10 庞文莉,,易侠;吸纳与借鉴──谈中国历史上两次文化兼容[J];长白学刊;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朝林;;中国西北伊斯兰文化区及其面临的挑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韵公;跨文化现象与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郑丽虹;敢于跨出母文化从头认识异文化[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颜婧;本土文化为动漫增添灵感[N];四川日报;2006年
4 刘晶晶;现代隐士的隐居生活[N];中国商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伊志友;以艺术的名义关注城市化[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历下士;民俗文化的慰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臻青;辽宁文化品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N];辽宁日报;2007年
8 庞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和形成[N];贵州政协报;2001年
9 华文;提升文化境界 维护文化安全[N];重庆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冯杰;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罡;论严复与中西文化价值观[D];西南大学;2006年
2 周晓江;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D];江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0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46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