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苏曼殊与早期新文化派

发布时间:2018-03-07 11:09

  本文选题:苏曼殊 切入点:早期新文化派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辛亥革命时期实为新文化派集结之重要时段,其聚合中心则为民报社和章太炎,苏曼殊亦为早期新文化派之圈中人。该群体以文化民族主义为本根,将佛学、国粹、"摩罗"精神、无政府主义,熔成中西合璧之非理性主义话语体系。理性与非理性、艺术与科学、国学与西学,不断互动、冲突于此群体之中。新文化运动虽以"科学"与反叛传统著称,然浪漫精神与文化民族主义亦为其强大动因。
[Abstract]:The Xinhai Revolution was an important time for the assembly of the New Cultural School, the gathering center of which was the people's newspaper and Zhang Taiyan, and Su Manshu was also a member of the early New Cultural School. This group took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as its root and took Buddhism as its roo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spirit of "Moro", anarchism, melt into an irrationalism discourse system that combines Chinese and western.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art and science, Chinese and western studies, constant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famous for its "science" and rebellious tradition, the romantic spirit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are its powerful motive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分类号】:I20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家康;陈独秀与苏曼殊[J];党史纵览;2000年02期

2 郑师渠;;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J];近代史研究;2009年04期

3 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4 敖光旭;;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J];历史研究;2010年05期

5 陈梦熊;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J];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12期

6 白浩;鲁迅与无政府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12期

7 张全之;从《新世纪》到《新青年》: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文学革命[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5期

8 王建明;;战友·文友·畏友——苏曼殊与陈独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湘;;“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六)——陈独秀与鲁迅教育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天根;;晚清域外报刊与无政府主义学理的媒介镜像——以《天义》及《新世纪》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4 卢毅;;后五四时代部分北大师生的非政治倾向[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5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金永健;;刘师培的文学史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方向;;“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倪奇;;新旧交替中的刘师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旷乔华;唐去非;;论“五四”前后陈独秀的宗教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顾玉凤;丁富生;;苏曼殊对译介外国文学文本的选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二丽;;姚鼐山水诗初探[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乐黛云;;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刘锡庆;;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心灵轨迹——20世纪汉语散文风雨历程之反顾[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4 鞠健;;瞿秋白为何“心忧”——读《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5 朱剑虹;;浅论《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对现代散文的贡献[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6 欧明俊;;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A];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山林;;宋代文人与戏剧关系略论[A];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学继;;探索体国经野之方略——110年来有关我国一级政区改革方案评议[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孙楷第小说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冯文坤;“自然”思微与诗学再识[D];苏州大学;2002年

6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7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D];复旦大学;2003年

9 庄逸云;清末民初文言小说史[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弄影;从操纵角度看苏曼殊译拜伦诗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4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7 冀军军;牛汉诗论中的境界说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淑娴;新文学语境下的周作人旧体诗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9 王早娟;山谷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松才;苏曼殊小说创作病态心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刚;谈谈“五四”前后“劳工神圣”的口号[J];党建研究;1999年04期

2 柳无忌;苏曼殊与拜轮“哀希腊”诗——兼论各家中文译本[J];佛山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3 马以君;《苏曼殊年谱》(六)[J];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4 刘国华;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劳动问题的认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李永昌;觉醒前的狂热──论“公理战胜”和“劳工神圣”两个口号[J];近代史研究;1996年04期

6 郑师渠;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5年02期

7 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8 李蔚;苏曼殊的绘画和画跋(上)[J];兰州学刊;1988年06期

9 李蔚;;苏曼殊的绘画和画跋(下)[J];兰州学刊;1989年01期

10 刘为民;五四科学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策;关于苏曼殊的史料[J];文史杂志;1988年05期

2 邢博;解读苏曼殊的人格之谜[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建明;从苏曼殊的小说看他的爱情婚姻理想[J];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04期

4 袁荻涌;苏曼殊文学翻译思想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5 梁涛;烟雨人生:迷芒在探寻之后——苏曼殊情感历程探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丁磊;边缘世界的呻吟——苏曼殊诗歌浅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韩雪涛;透过精神分析的镜片解读苏曼殊人格之谜(二)[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5年03期

8 马以君;《新小说》上的“曼殊”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9 王萌;无法超越的自卑——浅析苏曼殊小说的创作心理[J];中州学刊;1999年01期

10 沈庆利;彷徨于文化血统与生理血统之间——从《断鸿零雁记》看苏曼殊独特的文化心理冲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明;;战友·文友·畏友——苏曼殊与陈独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吴冠民;;谈谈苏曼殊的绝句[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南社成立九十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篇目[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瑶;;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龚喜平;;南社译诗与中国诗歌近代化简论?[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龚喜平;;南社译诗与中国诗歌近代化简论[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珂;;浪漫主义诗歌对新诗诗人及新诗诗体的影响[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军伟;;晚清民初感伤小说的起因[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9 吴义勤;;徐,

本文编号:1579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579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