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能否成为“活水”
本文选题:儒学传统 切入点:《杜维明文集》 出处:《文史哲》200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学泰斗张岱年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发表的讲话说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批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现在是对孔子思想进行综合创新的时代了。在这样一个时代 ,人们自然很关心对当代新儒家的看法 ,自然很关心对他们功过的评价 ,自然很关心对他们研究的动向。当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现代转化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他们能复兴儒学吗 ?当代新儒家的价值观今天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发挥怎样的作用 ?法学界提出 ,中国作为混合型体制的国家 ,其明显缺陷是政治管理机制与经济运行方式缺乏高度和谐 ,利益关系不能得到圆满调节 ,权力与金钱的交易机会相对较多。在这种体制下 ,建立严密的制
[Abstract]:In his speech at the founding meeting of the Confuci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Mr. Zhang Dainian, a Chinese scholar, said that the era of respecting Confucius was over and the time of approving Confucius had passed. Now is the time for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of Confucius' thought. In such an era, people naturally care about the views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Nature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trend of their research. How much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has been played by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Can they revive Confucianism? How and how do th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play a role in the market economy today? As a country with mixed system, the obvious defect of China is the lack of high harmony between the politic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operation, and the failure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to be adjusted satisfactorily. There are relatively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rading between power and money. In this system, a tight system is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尚;钟嗣成的籍贯与生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2 张立文;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点[J];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2期
3 何乃川;论李侗的理学思想及其对朱熹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王士伟;儒学正宗别宗之异同及其和张载哲学思想的关系辨析[J];人文杂志;1983年02期
5 魏忠策;;明代卧碑《儒学榜谕》评介[J];中原文物;1983年02期
6 薛ng;;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J];读书;1985年10期
7 肖雪慧;改革与儒家传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6年04期
8 胡箫;苏州儒学[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9 李五湖;儒学是否适用于当前[J];现代哲学;1986年03期
10 杨丙安;“儒学资本主义”与中西文化交流[J];中州学刊;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正夫;;朱熹对儒学的继承和创新[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周敏;;儒之大者——韩愈儒学的历代评价[A];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龙;;中华儒商文化研究[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4 欧阳觉吾;;缅怀儒学正宗—朱文公[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5 何成轩;;朱熹对儒学南传的贡献[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解光宇;;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物质(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华东;;朝鲜书院建筑述略[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8 罗义俊;;两岸儒学一脉连读陈昭瑛著《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泽亮;;玄学是儒学道家化的过渡形态[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10 邵龙宝;;文化自觉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力——兼论儒学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佳雁;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N];北京日报;2000年
2 清 淑;研究“三曹”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李银安;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岱年;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看待儒学[N];光明日报;2000年
5 ;陈德述认为:孔子思想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N];光明日报;2000年
6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7 解光宇;徽商的“贾而好儒”[N];光明日报;2000年
8 更生;儒学南传的五个阶段[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卢新宁;中国孔子大学开始筹建[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唐文明;感伤主义护教儒学的终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思想研究(1868-1945)[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贺万里;鹤鸣九皋[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3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D];复旦大学;2003年
4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5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军;印光法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祝良文;初唐宫廷诗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秦跃宇;魏晋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10 赫广霖;戏曲与儒学[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增国;《从太和论议看唐代儒、释、道思想的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光育;《中庸》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4 侯峰;传播与交融[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文定旭;立足传统 融汇中西——郭嵩焘洋务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小玲;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对儒学现状与命运的省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建宏;从内圣外王到心性论[D];西北大学;2002年
8 于海平;柳宗元与中唐儒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伟洁;西汉前期儒学发展的新动向[D];郑州大学;2002年
10 陈懋;孔子法思想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12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61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