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建议在大学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

发布时间:2018-03-17 19:47

  本文选题:大学教育 切入点:国学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相比外语的飓风式传播,我们的国学文化则是冷清地掩映于书柜卷轴课堂板书之中。当下,我们的国学文化还处于"慢热阶段",大部分国人对于国学文化的认知还处于简单的起步阶段,这是一个亟待填补的教育缺口。建议在大学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使之成为普及国学的重要传播媒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充分对接。
[Abstract]:In contrast to the hurricane-style spread of foreign languages, our culture of Chinese culture is coldly reflected in bookcase scrolls in classroom blackboard. Our Chinese culture is still in the "slow hot stage", and most Chinese people are still in a simple initial stag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an education gap that needs to be filled urgently. It is suggested that courses in Chinese studies should be offered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Make it become an important media for popularizing Chinese culture, and realize the full docking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市华侨医院;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振旗;对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执行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全思懋,方鹏,石松,赵美芳;论大学市场化与现代大学校园文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3 田霞;;大学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张家;;大学:适应,保守,还是超越[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5 刘陆林;;试论依法治校与大学教育和谐[J];黑河学刊;2006年03期

6 徐锋;刘仰斌;;浅谈提高大学教育质量问题[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18期

7 李琳;;大学教育 向左还是向右?[J];中关村;2006年12期

8 ;《现代大学教育》二○○六年总目录[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6期

9 袁青川;;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2期

10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邓春英;;论革新经济时段的越南大学教育(1987-1995)[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慧;苏馈足;袁守军;胡真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秦国柱;;试论数字时代的大学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晓梅;;大学教育应注重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平;;游学——大学教育中的轻骑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郭广义;;网络技术与大学教育[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文 邋;大学教育不能沦为“考证教育”[N];工人日报;2003年

2 陈蓉;非大学教育赢在哪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谷鹏飞;文学沃土,作家摇篮[N];文艺报;2009年

4 张秋菊;“90后”大学生在勇于担当中成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沈捷 朱新法;大学教育也要讲效益[N];新华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程武;曾云:非大学教育点亮后高考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陈诗闻 王德民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院;学者校长 众望所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罗志田 历史学教授;说而不思则罔[N];南方周末;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东;文化建设:大学教育的悠远旋律[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10 王云;大学教育如何平衡与人格建立之间的矛盾[N];云南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强;大学生命教育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金桥;大学校徽意象论[D];中南大学;2007年

4 黄锦生;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隋国华;论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6 肖敏;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邵海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姜晓伟;社团在大学校园中的道德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金红梅;论智慧陶冶与大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康敏昌;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6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626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