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道通为一:汤用彤与熊十力的学术交往及思想旨归

发布时间:2018-03-30 01:15

  本文选题:汤用彤 切入点:熊十力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摘要】:20世纪两位著名国学大师汤用彤与熊十力有着数十年的深厚友谊。二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治学路向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共同旨趣。正是这些契合点,在维系其交谊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最终的文化理想和学术追求。
[Abstract]:Tang Yong-tong and Xiong Shili, two famous masters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20 th century, had a deep friendship for decades.There are many common purport behind the opposite character and the way to study.It is these points that not only maintain their friendship, but also promote their ultimate cultural ideal and academic pursuit.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天津社科院哲学所;
【分类号】:B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汤一介;no用彤[x圫交往三RG[J];中国文化;2004年01期

2 汤用彤;赵建永;;佛典举要[J];中国哲学史;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宋曲霞;;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清良;许扬男;;马一浮对熊十力《尊闻录》之异议及其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祥俊;;生命体验与哲学建构——熊十力哲学体系基点探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金小方;;天——中国伦理道德的形上根源及其现代命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郑大华;;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6期

7 史素昭;;从《慈恩传》看唐人风貌[J];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3期

8 沈亚丹;;跨文化艺术比较中相应概念内涵的动态考察——以“形式”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魏春春;;王船山诗学概念“现量”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郭丽娟;;熊十力“乾元本心”思想探析[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存生;;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肖海燕;宋代庄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刚;《瑜伽师地论》思想的目的论特征[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6 郭丽娟;熊十力“乾元”易学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秋;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陈芷烨;现代新儒家对传统佛学的诠释与借鉴[D];湘潭大学;2008年

9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亚辉;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内涵及解经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凤鸣;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高勋;王恩洋唯识学思想探微[D];吉林大学;2009年

4 铃木章伯;儒道两家内在统一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靳利敏;两汉诗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李钊;科技的部分领域对北宋音乐的影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徐言辉;中国思想史:在社会历史与逻辑之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熊水英;张君劢人生观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屈小娥;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海龙;试论陈垣的佛教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华;;“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J];中国哲学史;2010年01期

2 赵海燕;;“负的方法”与“智性直观”——对冯友兰与康德哲学方法的扩展性解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冯译冉;;浅析熊十力的格物致知思想[J];才智;2010年02期

4 陈振国;;废名佛教哲学思想研究初探——《阿赖耶识论》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聂民玉;胡素杰;;可以超过但不可绕过的牟宗三哲学——读《牟宗三哲学研究:道德的形上学之可能》[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吴根友;;唐君毅、牟宗三、刘述先的明清思想研究[J];学海;2010年02期

7 余树苹;;王弼的圣人观[J];求索;2010年03期

8 陈燕;;菩提达摩的传承与现量——兼论《入道四行》[J];浙江学刊;2010年02期

9 朱童萍;;浅论熊十力先生的本体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张蓬;;“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对“当代中国哲学”何以作为问题的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希;普慧;;现量论音乐审美问题研究[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迪光;;王夫之人文与经济之和谐思想探讨[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罗义俊;;“群龙无首”与“各正性命”——再论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个体性原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4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和时间[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李德仁;;新儒家说易[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园;;《神思》至《风骨》内在联系阐微[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允锋;;从《练字》篇看刘勰《文心雕龙》与佛典翻译理论之关系[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纪宝成;;接续文脉 重振国学[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西蒙娜·德拉图尔;凯文·德拉图尔;张文智;;意识生态:当代新儒学之真精神[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PI雄;;礼、理与理性:从克己复礼为仁谈起[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07级博士生 王云飞;文存中的学术史[N];光明日报;2010年

2 黄朴民;怎么界定和弘扬“国学”[N];天津日报;2010年

3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 俞学明;明代佛教研究的扛鼎之作[N];光明日报;2010年

4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5 尹华;国学大师马一浮的“乐山羁旅”之叹(下)[N];乐山日报;2010年

6 北京学者 秋风;胡适“回家”与文化和解[N];东方早报;2010年

7 郭沂;重建形上学的中国路径[N];光明日报;2010年

8 熊召政;让历史走进当代视野[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尹晓宇;寻“美”者叶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儒家经学的历史作用[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中国传统创造思想论纲[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刘炜;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5 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党辉;马一浮之心学理学融合论[D];复旦大学;2006年

7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忠毛;现代性视阈中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激;基地与设计的理性思维[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孟令兵;圆融无碍的生生之美[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凤鸣;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曹传安;熊十力哲性诗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赵立研;“空”与慈悲的结合[D];北京大学;2007年

4 赵坤;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诗教理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伊花;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冯博;现代新儒家的“外王”论政治哲学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群;论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演变及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柴永昌;韩非子“术论”及其渊源考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继民;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思想探析[D];南昌大学;2006年

10 李薇;徐复观庄子思想儒家化倾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3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683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