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高层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8-03-29 15:12

  本文选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切入点:建设问题 出处:《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摘要】:正2007年11月3日至4日,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共同发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高级论坛"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刊物的代表近7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代表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危机、研究中的"新国学"视角与"汉学热"、现代与当代文学的整合、文学感受力的培养等问题展开研讨。讨论中与会者不避锋芒,敢于正视学科现状,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看法。
[Abstract]:From 3 to 4 November 2007, the "Advanced For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co-sponsor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Shijiazhuang, the capital of Hebei Province. Nearly 70 representativ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attended the forum. The participants discussed the unprecedented confusion and crisis in the discip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ew Chinese Studies" perspective and the "Sinology craze" in the stud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he discussion, the participants did not shy away from the sharp point of view, dared to face up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boldly raised questions, and made many constructive views.
【分类号】:I206.6;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景敏;;直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第二次变革——“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问题高级论坛”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2期

2 李秋香;阎浩岗;;优势互补,寻求学科建设新突破——中国现代文学馆与河北大学合作共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揭牌仪式暨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2期

3 张光芒;童娣;;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丽霞;文化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冲击与廓新[J];枣庄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霍小青;;主体迷失与价值偏移——当前文学研究误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彭继媛;;洞察深邃、拓展视野的前进航标——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浅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7 俞洁;;一个概念与一种文学史图景——读吴秀明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鸿声;;学科的整体性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读吴秀明新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文贵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学术月刊;2010年03期

10 陈迪强;;标记历史悬置“现代”——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命名、分期问题的一种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修己;;文学史的史学品格[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孔范今;;面对历史的沉思——现代文学研究三议[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曾庆瑞;;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4 朱德发;;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李润霞;;经典化与文学史的建构[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刘岩;;试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理群;;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纲[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附录一 王显政会长在“2010年煤炭企业家高层论坛暨行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9 陈可冀;张敏州;唐旭东;;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邀请函[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春荣;;建立当代文学史批评的生态视野[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红;问题、方法与文学史的建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刘云丽;协调两所高校建设问题[N];安阳日报;2006年

3 易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现“转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夏静;服务民族地区 实现学科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5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6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7 张三夕;谈谈学科建设的非学术化问题[N];文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周挥辉 刘中兴 党波涛;枝繁叶茂桂子山[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黄显斌;302医院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罗云锋;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苏永延;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煜辉;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徐慧琴;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刘琴;言文互动: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慧;追寻现代性:李欧梵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华;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班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李小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杜丹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乔宏刚;1987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概述[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1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681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