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章太炎讲解《文心雕龙》辨释

发布时间:2018-04-11 07:15

  本文选题:章太炎 + 文心雕龙 ; 参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摘要】:章太炎早年流亡日本 ,在“国学讲演会”上讲演《文心雕龙》由朱希祖等人记录 ,记录稿保存在上海图书馆。本文联系章太炎的其他文章和历代“龙学”研究成果 ,探讨章太炎研究《文心雕龙》的实绩。
[Abstract]:Zhang Taiyan exiled to Japan in his early years, gave a lecture on Wen Xin Diao long at the Chinese Classical Lecture, recorded by Zhu Xizu and others, and kept the transcripts at the Shanghai Library.Based on Zhang Taiyan's other article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dynas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chievements of Zhang Taiyan's research on Wen Xin Diao long (Wen Xin Diao long).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明;“变风变雅”:陈衍诗学的认同取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武锋;;清代学人论《抱朴子》[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刘中文;沈约、江淹与陶渊明[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4 冷卫国;正始赋学批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方铭;滑稽家及东方朔与屈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再华;汉宋兼容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7 刘德隆;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J];东疆学刊;2003年01期

8 林继中;文学自觉与诗赋的消长[J];东南学术;2002年01期

9 管仁福;“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历代接受与误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秦跃宇;刘孝绰与梁代中期文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瑞明;雅人深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8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鲍远航;《水经注》文献学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伍晓蔓;玄言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裴闯;颜延之生平创作平议[D];厦门大学;2001年

5 陈庆明;论汉代文学自觉因素的积淀及其价值[D];新疆大学;2002年

6 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D];暨南大学;2002年

7 洪伟;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玄言诗[D];湘潭大学;2002年

8 冯根才;吴均论[D];厦门大学;2002年

9 秦跃宇;刘孝绰与齐梁文学[D];扬州大学;2002年

10 王晓芳;论吴均诗歌及吴均体[D];湘潭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阿祥;;接着说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梁成龙;;《文心雕龙》声律理论探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3 张小许;;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价值观[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4 王令樾;;六朝文体论——笔之文体[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02期

5 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6 张晓丽;;论刘勰与金圣叹“文心”的差异性[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7 陈章;;妙趣横生隐字联[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8 王文生;;《文心雕龙》思想体系考辨[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9 李晓光;;从《文心雕龙》看刘勰运用修辞的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叶建明;;《文心雕龙》语言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铭;;关于《文心雕龙》中的几个问题——兼与王元化先生商榷[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陆晓光;;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有情志有理想的学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刘巍;;康有为、章太炎与晚清经今古文之争(导言)[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5 刘兆吉;;《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邵炳军;梅军;;关于《〈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若干问题的思考[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郭令原;;论钟嵘《诗品》对兴、比、赋的阐释[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李平;;论《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9 吴晓卓;;走自己的路——记王元化教授[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10 吴广平;;赋祖与赋圣——宋玉的辞赋创作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兴陆;章太炎讲演《文心雕龙》[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 张法;《文心雕龙》研究:定论还是起点[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马斗全;章太炎评说胡适[N];太原日报;2006年

4 阎延文(文学博士);朴学精神的文化传承[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5 涂光社;王元化:从理论家到思想家[N];沈阳日报;2008年

6 赵忱 柴文良;文 心 雕 龙[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龙选理;刘勰的崇儒情结[N];协商新报;2006年

8 杨早;学问还可以这样表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孙郁;在章太炎的影子里[N];文艺报;2011年

10 陈洪;六朝诗风三变及其文学史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文宗理;“取今”、“复古”之间的文化穿越[D];山东大学;2009年

3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4 姜晓云;钱基博和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理;抗争现代名教[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继勇;“隐秀”说和“显隐”说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胡元德;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段立超;上古“颂类”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sチ,

本文编号:1734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34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