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结合性
本文关键词:论国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结合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学思想意境深远流长,博大精深,厚德载物,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人的道德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对于丰富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国学思想与政治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国学的思想在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其作用,以此突出其在时代中的价值。
关键词:国学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可结合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古老文明的民族,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它不但丰富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思想,还成为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中流砥柱。它拥有的丰富内涵不仅在古代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即使在今天它的一些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仍然不可取代,对于我们当下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具有及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在新的文化浪潮推动下,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国学文化,特别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之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中国国学思想的土壤之中,这是现在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国学的内涵
国学是一个国家所固有的学术。一般上看,国学指的是一个国家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学术意义,包括了戏剧、书画、数术等。国学还可以根据学科分类,有哲学、文学、史学、伦理学等等,其中以儒家的哲学为主流,而按照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等思想派别,国学也可分广义和侠义,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而侠义的国学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民族之基,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
二、国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课堂,遍布世界多数国家,在国内也有许多高校设立了国学院,开设国学课堂。在中央电视台也开设了“百家讲坛”等一系列的国学节目,社会中重新出现了私塾,中小学也相继开设了国学的课时,让学生们学习“弟子规”,“百家姓”等国学经典,甚至国学的范围都延伸到监狱中,这是一场从大学到企业,从国家到社会,各个年龄段和各种形式齐上阵的全民学习热潮,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学生而言,国学的火热开展是学术界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引起的,一些网络、媒体的竞相报道,重新唤起了大家对于国学的重视,但是这场国学热潮却只是盲目的跟风,并没有唤起大家对于国学真正的学习欲望,在环境的影响下,应当让大众重新审视国学的价值,在国学中蕴含着许多现在社会中人们渐渐消失的东西,例如:社会道德、思想品格、礼义廉耻、品德修养等精神,并将这些精神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向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
总之,国学经典的思想影响深远并且深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瑰宝,思想教育应该把国学作为基础,从中取其精华,继承国学的优秀内涵,最终获得想要的东西来补充自己所缺乏的东西。因此,作为思想教育者就应当充分利用国学推进公众的思想教育。
三、国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思想道德转化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品质的实践活动,而国学的精华被加入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本质上陶冶人的情操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教育中,国学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它强调的是德与智之间的统一,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加强国学的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孔子的《论语》中教导人要学会诚信,在《周易》中教导学生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端正人生的态度,韩愈的《进学解》中宣扬了勤学苦读的美好品质。通过对这些国学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对国学的学习有助于民众的爱国热情,例如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用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操,还有曹植的《白马篇》中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爱国情结。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学诗句的鉴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的教育也是促进思想教育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途径,国学的思想教育价值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学中的精华来帮助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易取得成效。
四、国学思想中蕴含了丰富思想教育资源
(一)具有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
中国古人撰写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都是体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而老子则坚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国学思想中这种坚韧不拔的奋取精神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在经历沧桑和曲折之后,仍然能自强不息,不断壮大。
(二)建立明礼诚信的高尚情操
国学思想中道德的修养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历朝历代都强调的是诚实、守信、善良、坚持。在儒家思想中善良和诚实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在大学中有提到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主张,这些都是以追求自我完善为目标。而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更加强调了做人的道德标准,这些主张的提出对于受教育者思想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国学中的这些积极、高尚的思想对于人格的培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三)宽容大度的和谐处事方法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处事性格与方法一贯主张“道德至上”,强调“仁爱”的处事方式,在这种道德的影响下,主张“以和为贵”、讲求尊老爱幼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经常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这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广到社会中去,国学思想中这种精神对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国学思想可以继承的内容远不止于这些,以上的这些只是一些优秀的例证,基本上涵盖了哲学的精华。
结语:
总而言之,优秀的国学思想中可以继承的东西是无限的,并且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扎根于深厚的土壤之上,取其精华,继承其中优秀的文化来充盈这个时代中国学的思想,进而真正发挥国学在高校思想中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惠媛.努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1).
[2]张宝林.论大学生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
[3]任志萍,刘晓黎.论国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结合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4]王芸.国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01).
本文关键词:论国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结合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