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
本文选题:黄宾虹 + 金石书法 ; 参考:《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摘要】:正 黄宾虹的艺术价值是全方位的。除绘画与画学理论外,其金石篆刻与书法的成就也不能等闲视之。而且,他在文字学、考古学方面也颇有建树,是一位国学根柢深厚的学者型画家。 黄宾虹的山水画,浑厚华滋,在其厚、密、深、重的绘画形态中,蕴含着对传统精神的理解和对现实感受的统摄。而书法构成又是支撑其艺术大厦的内在因素。 黄宾虹学书于“碑学”正盛的时代。而“碑学”集大成者邓石如、包世臣,皆出于黄宾虹的乡邦,黄宾虹自小便受其风尚薰染。和别人学书伊始仅从书法出入不同,黄宾虹6岁时就从倪姓画家处得作画“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十字真言,一开始走的就是为绘画而习书、书画同参的路子。
[Abstract]:The artistic value of positive Huang Binhong is omnidirectional. Besides the theory of painting and painting, his achievements in seal cutting and calligraphy cannot be regarded as idle. In addition, he has great achievements in philology and archaeology, and is a scholar painter with deep roots in Chinese culture. Huang Binhong's landscape painting, full of Huazi, in its thick, dense, deep, heavy painting form, contai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spirit and the control of the realistic feelings. The composition of calligraphy is the internal factor that supports its art edifice. Huang Binhong study books in the "tablet study" is flourishing in the era. Deng Shiru, Bao Shichen, the master of tablet study, all come from Huang Binhong's countryside, and Huang Binhong has been affected by its fashion since childho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learning books, Huang Binhong was only from calligraphy. When Huang Binhong was 6 years old, he got a picture from a painter named Ni. When he was 6 years old, he got a cross of words, such as writing words, pen should be clear. At the very beginning, he followed the way of studying book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ith reference to painting.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帅杰;;黄宾虹书画“民学”观的新史学特征[J];理论与创作;2008年03期
2 王中秀;若干侧面 一个核心──黄宾虹艺术系列图书简介[J];美术之友;1997年06期
3 曾广;;萧散诡谲的黄宾虹篆书[J];青少年书法;2002年06期
4 ;论黄宾虹的“五笔七墨”[J];荣宝斋;2008年01期
5 梅墨生;“道咸画学中兴”说浅探[J];美苑;2000年02期
6 十亿;;黄宾虹论笔法[J];青少年书法;2003年02期
7 刘骁纯;黄宾虹:笔墨为重心的由旧翻新[J];文艺研究;2004年06期
8 赵鉴铖;;黄宾虹 行书临创谈[J];青少年书法;2009年08期
9 陈传席;;直从书法演画法[J];国画家;2000年06期
10 刘曦林;;学术思维与视觉出版语汇——喜读《黄宾虹全集》[J];美术;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义来;;黄宾虹的敦煌情结[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恺;;精雕细琢 八年一剑——山东美术出版社《黄宾虹全集》策划出版分析报告[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3 钱忠平;;也说黄宾虹[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衡中青;侯汉清;;地方志引书挖掘及其引书分析研究[A];2007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石维坚;;人巧夺天工 剪裁青出蓝——表演札记[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6 朱虹;;使用酶清洗剂去除纸张霉斑的思考[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雪丹;张如青;;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中“vI”字考释[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崔明;敖翔;张玉山;;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水滴石穿——雷珍民书法》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鸿宾;大气磅礴黄宾虹[N];河南日报;2000年
2 温晋让;浑厚华滋 抱道自高[N];西部时报;2007年
3 胡西林;雷峰夕照 往事缤纷[N];中国商报;2007年
4 记者 师晶;我省纪念国画大师黄宾虹[N];安徽日报;2006年
5 俞宏理;黄宾虹的三个时期[N];黄山日报;2005年
6 初中海;法门不二 独契三昧[N];美术报;2011年
7 记者 梁瑛;多幅黄宾虹画作首次面世[N];深圳商报;2006年
8 张焕炯;黄宾虹绘画成就成因之浅析[N];黄山日报;2005年
9 许宏泉;画史重读[N];美术报;2006年
10 江扶夷;墨团浸润天地宽[N];中国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张桐t@;“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吕作用;傅雷与视觉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明;“道咸画学中兴”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于洋;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陈海良;中国书法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顾琴;海派篆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王宣艳;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在虎;论黄宾虹笔墨与自然观[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巩小波;论黄宾虹“五笔七墨”说及绘画观[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晨;传承与创新[D];郑州大学;2011年
6 田亮;黄宾虹在民国时期的鉴定活动与鉴定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黄晶;黄宾虹与莫奈的绘画风格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8 黄思源;八大山人和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特征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云丽;笔墨之道的集大成者[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柏琴;齐白石与黄宾虹艺术风格初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2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882495.html